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仰光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6年至2000年 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0年至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律史硕士学位。 2003年至2006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律史博士学位。 2006年至2009年 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教师。 2014年至2015年 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9年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史教研室,教师。 荣誉奖励 2007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书籍出版基金资助; 2011年,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史类二等奖; 2017年,第八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研究领域

1,古代东西方法律文明 2,罗马法 3,中世纪法学史 4,近代德国法与欧洲法 6,比较法律文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儒法家、道法家及其合流:论法家思想的儒道渊源”,载《中西法律传统(第二卷)》2002年9月; 2,论日耳曼法中的赔命价制度,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3期; 3,史料与创新:法制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载《法律文化研究》,2009年; 4,马克斯·韦伯与当代中国人的法律信仰,载《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1期; 5,论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主义法律历史观,载《江汉论坛》,2011年第2期; 6,欧盟距离"同一个欧洲"还有多远?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里斯本条约案判决的法律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7,纳粹统治时期德国法律史学的源流、变迁与影响:以价值与方法的“连续性”为视角,载《比较法研究》2017年第2期; 8,论中世纪城市法的学理化进程,载《清华法学》,2017年第4期; 9,悲剧意识、自然语言与现代法治精神,载《中国法学前沿》(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18年第1期; 10,建构与解构之间的法学发生史:以伊尔内留斯学案为视角,载《法学家》2018年第3期; 11,注释法学的“拜占庭血统”与“波伦那气质”:以《优士丁尼新律》三个版本的传播史为中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学术兼职

兼职律师(Part-time Lawyer) 中国法学会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