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立众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3年09月-1997年06月,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 1997年09月-1999年06月,中南政法学院,法学硕士 2001年09月-2004年06月,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2005年12月-2007年10月,日本成蹊大学,客员研究员 荣誉奖励 2004年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2005年 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二) 2006年 中国法学会“西湖杯”优秀刑法论文三等奖 2007年 苏州市第9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8年 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学、日本刑法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及其意义》,《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独著。 2.《事实婚姻中的遗弃行为可构成遗弃罪》,《人民检察》2008年第1期,独著。 3.《奸淫幼女的处罚:在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的抉择》,《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独著。 4.《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诸失误之匡正》,《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10期复印,独著。 5.《强奸罪既遂未遂标准应统一》,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12期,独著。 6.《持有型犯罪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11卷),陈兴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独著。被《刑事司法指南》2005年第2集收录,独著。 7.《再论以危险方法杀人案件之定性》,《政法论坛》2002年第1期,独著。 8.《婚内强奸定性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1期,独著。 9.《论“持有”的行为形式》,《法学评论》2000年第4期,独著。 10.《台湾刑法中强奸罪之新发展》,《人民检察》2000年第11期,独著。 11.《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中外法学 》1999年第1期(第一作者)。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1999年第5期复印。 12.《为现行犯罪概念辩护》,《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第一作者)。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1999年第8期复印。 13.《略论被迫行为及其借鉴意义》,《政法论丛》1999年第5期,独著。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0年第2期复印,独著。 14.《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兼与樊文先生商榷》,《政法论丛》1998年第6期(第一作者)。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1999年第4期复印。被《刑法问题与争鸣》2000年第2辑收录。 著作与教材类 1.独著:《犯罪成立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主编:《新法新思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独编:《刑法一本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成》,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5年第2版,2006年第3版,2007年第4版,2008年第5版,2009年第6版。 4.副主编:《刑法学各论》,刘艳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6年第2版。 5.合著:《中国刑法解释》(上、下卷),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学术兼职

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8、11-2009、1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