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圣平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1993-1996)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1999-200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2002-2004) 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银行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特邀咨询专家 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立法小组成员 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法立法专家组成员 农村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专家组成员 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专家组成员 参与《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的论证与起草工作

研究领域

民商法 担保法 土地法 房地产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民法解释方法在“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中的运用,载《法学家》200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4年第11期转载) 2.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的责任承担,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 3.试论旅游纠纷的法律适用(与刘璐合作),载《旅游学刊》2005年第1期 4.抵押权实现途径之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试论格式条款效力的概括规制――兼评我国合同法第39条,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6.大陆法系动产担保制度的法外演进与中国物权法,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 7.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与我国动产担保物权立法,载《法学家》2006年第5期 8.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辨析,载《法学》2006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7年第1期转载) 9.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视角下的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研究,载《判解研究》2006年第2期 10.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研究(与刘守英合作),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2期 11.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与刘守英合作),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 12.格式劳动合同的行政规制论,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2期 13.我国动产融资担保制度的检讨与完善,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4.登记对抗主义之下的动产抵押登记制度,载《法学家》2007年第6期 15. 担保物权实行途径之研究,载《法学》2008年第2期 16.混合共同担保之研究,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8年第 期转载) 17. 《物权法》背景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修改,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8年第6期转载) 18.物权法定主义及其当代命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9. 《物权法》视野下《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与刘守英合作),载《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7期 20. 屋顶平台的权利归属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1. 地震所引发的按揭房贷问题之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22. 解释论视野下的车库、车位权利归属规则,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0期 23. 住宅小区车位、车库的性质及其权利归属研究——兼评《物权法》第74条,载《法学家》2008年第6期 24. 立法论视野下的中国民法学:兴起与繁荣――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法学之发展为中心,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 25.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的构建及其评价,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6. 专利权质权登记制度研究(与刘璐合作),载《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7. 担保物权的行使期间研究——以《物权法》第202条为分析对象,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8. 建筑区划内绿地的权利归属研究——兼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第3条,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 29. “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的规范意义——《物权法》第74条第1款的理解与适用,载《法学》2009年第2期 30. 应收账款出质登记制度研究(与秦鑫合作),载《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1. 农村金融制度中的信贷担保物:困境与出路(与刘萍合作),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转载 32.设质背书制度研究,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4期 33. 海域使用权抵押权的体系定位与制度完善(与严之合作),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4期 34. 论业主自治的边界,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 35. 专利权出质登记制度研究——兼及《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与刘璐合作), 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 36.专利权质权设定若干问题制度(与刘璐合作),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视野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困境与出路(与陈文学合作),载《学术探索》2010年第3期 38. 论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以《侵权责任法》、《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为分析对象,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9. 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从《土地管理法》修改的视角(与刘守英合作),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40. 论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及归责事由——以《侵权责任法》“产品责任”章的解释论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5期 41. 中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非典型担保的命运(与张尧合作),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42. 纳税担保登记制度研究(与陈文学合作),载《求索》2010年第5期 43. 当代侵权法比较研究(译)(与熊丙万合作),载《法学家》2010年第2期 44.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流转研究(与陈文学合作),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 45. 著作权出质登记制度若干问题,载《法学》2010年第6期 46.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41条、第42条和第43条为分析对象,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 47. 试论最高额动产抵押融资中的登记制度(与陈文学合作),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8期 48. 达标排污侵权责任成立之辨(与罗蕾合作),载《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49. 著作权质权登记程序研究——兼及《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办法》的修改(与陈文学合作),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 50. 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解释论:物权法第191条及其周边(与王琪合作),载《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 51.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法律后果(与杨旋合作),载《法学》2011年第10期 52. 解释论视野下的不动产登记错误的司法救济——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交错的视角(与刘璐合作),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3. 房地单独抵押、房地分别抵押的效力——以《物权法》第182条为分析对象(与严之合作),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2年第6期转载) 54. 比较法视野下人格权的发展——以美国隐私权为例,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1期 55. 产品责任中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以《侵权责任法》第五章为分析对象,载《法学论坛》2012年第2期 56. 土地一级市场上租赁供地模式的法律表达——以《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为中心(与刘璐合作),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12年第10期转载) 57.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论纲——以处分权能为中心,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2年第10期转载) 58.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制度研究——兼评《土地管理法修订案送审稿》第89条,载《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7期转载) 59.土地与建筑物之间的物权利用关系辨析,载《法学》2012年第9期 60. 融资性担保公司求偿担保若干争议问题研究,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3年第4期转载) 61.论融资租赁交易的法律构造(与王思源合作),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62. 公司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2期 63. 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宗旨和规则设计,载《法学家》2013年第6期 64. 民间借贷中利率上限规定的司法应用(与申晨合作),载《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12期 65.中国融资租赁法制:权利再造与制度重塑——以 《开普敦公约》及相关议定书为参照,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66.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确定(与申晨合作),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 67. 农地信托流转的法律结构,载《法商研究》2014年第2期 68. 不动产统一登记视野下的农村房屋登记:困境与出路,载《当代法学》2014年第2期 69. 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交易:现实与法律困境——从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视角,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 70. 不动产抵押登记若干问题探讨——从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出发(与申晨合作),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4年第9期转载)。 71. 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与出路,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21期转载) 7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4期 73. 不动产权利的登记能力——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第4条,载《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12期 74. 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的不动产登记查询规则,载《法学》201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学》2015年第5期转载) 75. 诉讼时效立法中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论坛》2015年第1期 76. 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及出路(英文),载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02 77. 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法律逻辑,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5年第8期转载) 78. 民法典中担保物权的体系重构,载《法学杂志》2015年第6 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5年第9期转载) 79. 论土地承包收益担保的法律结构——兼评吉林省农地金融化的地方实践,载《法律科学》2015年第6 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6年第2期转载) 80. 应收账款质权登记的法理,载《当代法学》2015年第6 期 81. 论独立保证的典型化与类型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82.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规则的重构,载《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6年第4期转载) 83. 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规则之构建——兼评重庆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模式,载《法商研究》2016年第1期 84. 担保物权司法解释起草中的重大争议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16年第1期 85. 动产抵押登记的法理——以《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的修改为中心,载《法学》2016年第2期 86. 论独立保证中保证人的权利保护体系——兼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与何颖来合作),载《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87. 开放小区的现行法径路,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3期 88. 新中国的五次民法典起草与最新发展,载《中国法学(英文版)》2016年第3期 89. 融资租赁登记公示制度的建构——以民法典合同编融资租赁合同章的修改为中心,载《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7年第9期转载) 90. 混合共同担保的法律规则:裁判分歧与制度完善,载《清华法学》2017年第5期 91. 公司担保中相对人的审查义务——基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载《政法论坛》201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7年第12期转载) 92. 动产让与担保的立法论,载《中外法学》201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8年第2期转载) 93. 农地三权分置视野下土地承包权的重构 ,载《法学家》2017年第5期 94. 金融担保创新视角下的商铺租赁权担保,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95. 不动产抵押权优先受偿范围研究——基于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与罗帅合作),载《法律科学》2017年第6期 96. 统一动产融资登记公示制度的建构,载《环球法律评论》2017年第6期 97. 论担保物权编“一般规定”的修改,载《现代法学》2017年第6期 98. 动产抵押登记的审查责任——基于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载《法学评论》2018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8年第6期转载) 99. 论流质契约的相对禁止,载《政法论丛》2018年第1期 100.论农村土地权利结构的重构——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为中心,载《法学》2018年第2期 101.民法典担保物权法编纂:问题与展望,载《清华法学》2018年第2期 102.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载《中国法学》2018年第4期 103.论承包地流转的法律表达——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为中心,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8期 104.民法典担保物权制度修正研究——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为分析对象,载《江西社会科学》2018第10期 105.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的演进与走向,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106.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效力判断的解释基础——基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与范佳慧合作),载《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 107.农村宅基地制度:从管制、赋权到盘活,载《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1期 108.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民法典物权编编纂——兼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物权编,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109.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下农地权利的市场化路径,载《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110.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构造,载《法学杂志》2019年第4期 111.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总结与立法完善——以《土地管理法》修订为对象(与吴昭军博士后合作),载《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 112.宅基地制度改革与民法典物权编编纂——兼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载《法学评论》2019年第4期 113.土地经营权制度与民法典物权编编纂——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载《现代法学》2019年第5期 114.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后的承包地法权配置,载《法学研究》2019年第5期 115.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与民法典物权编编纂——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载《法商研究》2019年第6期 116.未登记不动产抵押权的法律后果——基于裁判分歧的展开与分析,载《政法论坛》2019年第6期 117.民法典动产担保权优先顺位规则的解释论,载《清华法学》2020年第3期 118.《民法典》物上担保制度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载《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5期 119.《民法典》视野下所有权保留交易的法律构成,载《中州学刊》2020年第6期 120.民法典动产担保权登记对抗规则的解释论,载《中外法学》2020年第3期 121.民法典视野下农地融资担保规则的解释论,载《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122.民法典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解释论(与叶冬影合作),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4期 123.动产担保交易的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中国《民法典》的处理模式及其影响,载《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124.民法典物权编的发展与展望,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125.民法典担保从属性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度,载《法学》2020年第7期 126.《民法典》视野下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制度的构造,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127.《民法典》不动产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解释论(与罗帅合作),载《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5期 128.民法典与农村土地权利体系:从归属到利用,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