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忠阳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价格学专业) 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国际金融专业) 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金融学专业) 工作经历: 2009年6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国际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金融风险管理学科建设负责人; 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教授; 1995年7月至200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国际金融教研室讲师; 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基地)研究总部负责人; 2002年4月至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风险管理工作室的创始负责人; 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团总支书记、助教。 国际交流: 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访问英国雷丁(READING)大学国际证券市场协会(ISMA)研究中心(国家留学基金项目); 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和,任美国波士顿萨弗克(SUFFOLK)大学索耶(SAWYER)商学院富布莱特客座教授(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住校学者项目); 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项目)

研究领域

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6,《资产证券化中存在逆向选择吗?——基于美国银行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金融研究》第2期 2016,《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当代经济科学》第1期 2015,《高利贷问题反思——风险管理的视角》,《黑龙江社会科学》第2期 2014,《Basel Ⅲ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表现好吗?——基于国际与中国的实证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2013,《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真的高吗——来自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的证据》,《财贸经济》第9期 2013,《发挥资本约束扩张的作用》,《中国金融》第2期 2012,《中国系统性风险监测与分析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 2011,《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目标定位》,《中国金融》第1期 2011,《银行集团并表监管的国际实践》,《中国金融》第11期 2009,《企业信贷约束衡量研究评介》,《经济学动态》第5期 2009,《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基于银行问卷调研的分析》, 《金融研究》第5期 2009,《小企业信贷约束研究的最新进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2008,《美国次贷危机的微观机制及教训》,《理论视野》第12期 2008,《从次贷危机看走出去的风险防范》,《中国金融》第18期 2008,《现代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 2008,《从次贷危机看现代金融技术发展》,《人民日报》,2008-05-21刊 2008,《结合中国国情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金融》第2期 2008,《美国银行为何敢防高风险贷款》,《中国青年报》,2008-01-20刊 2008,《金融创新如何催生“毒垃圾”》,《中国青年报》,2008-01-27刊 2007,《美国次贷按揭风险的转移机制》,《金融时报》,2007-10-22刊 2007,《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财贸经济》第11期 2007,《衍生产品、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管理世界》第11期 2007,《内部控制、对冲机制和经济资本配置——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代机制的整体框架》,《国际金融研究》第6期 2007,《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经济功能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第8期 2006,《信用组合管理:现代银行管理的新标志》,《中国金融》,第9期 2006,《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有效性研究——对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2005,《管理提前还贷风险的现代制度和方法》,《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5-05-30刊 2005,Risks in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their institutional causes,China Capital Markets Handbook, THE EUROMONEY(Coauthor) 2005,《论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十大原则》,《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2004,《从中航油事件看风险管理四个基本问题》,《中国金融》第23期 2004,《缺少制衡的风控及机制形同虚设》,《中国证券报》理论版,2004-12-18刊 2004,《对中航油巨亏事件的思考》,《货币金融评论》第12期 2004,《保险公司业务风险特征比较分析》,《货币金融评论》第10期 2004,《让银行资本发挥作用》,《中国金融》第15期 2004,《风险的国际协议和国际协议的风险——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国际金融研究》第8期 2004,《中国是拒绝还是接受新资本协议》,《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4-07-19刊;投资与证券》第10期 2004,《违约损失率(LGD)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 2004,《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回顾与启示》,《金融时报》,2004-01-02刊 2004,《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对我国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第1期 2002,《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发展探析》,《经济研究参考》第62期 2002,《我国目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2-07-01刊 2002,《持续期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成人高教学刊》第4期 2001,《投机和赌博概念辨析——由当前股市争论引发的思考》,《金融时报(理论版)》,2001-03-03刊 2001,《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研究》第4期 2001,《VaR模型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论坛》第5期 2001,《衍生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经济研究参考》第44期 2000,《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发展评析》,《国际金融研究》第10期 2000,《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新变化》,《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0-08-12刊 2000,《从β系数看股票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中国证券报》理论版,2000-08-29刊 2000,《金融风险的性质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经济研究参考》第38期 著作: 2017,《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知识问答》,主编,民族出版社 2001,《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金融法律知识问答》,主编(合作),金融出版社

学术兼职

中国国家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期刊Journal of 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编委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专家,主要负责编写和修订《风险管理》、《公司信贷》、《个人贷款》等科目的教材 国际风险经理协会(PRMIA)北京分会创始会长 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 2004年至2005年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 “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论坛”发起者和组织者 《风险管理》杂志创刊主编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