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罗来军

个人简介

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国家治理研究》副主编,2012年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社会兼职:北京市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全球国际商务学会会员、国际中文期刊《金融》编委会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特聘专家。 学习经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政治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管理博士后。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融资歧视、市场扭曲与利润迷失——兼议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第一作者,《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建设中国经济学的逻辑范式》,独立作者,《新华文摘》,2016年第6期; 《如何建设中国经济学的再探索》,独立作者,《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2期; 《高新技术产业TFP由何而定?——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通讯作者,《管理世界》,2016年第2期: What Factors Influence Diffus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orresponding author, World Economy (SSCI), 2012.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China’s wind turbi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auth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SSCI), 2014. Different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in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hina versus Leading Countries, co-author, China & World Economy (SSCI), 2011, Vol.19, No.2:1-22. Multilevel Determinants of Subsequent FDI in China, first author,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 B-Journal),2008, Vol.50, Iss.2: 105-121. Factors Influencing FDI Location Choice in China’s Inland Area, first author, China & World Economy (SSCI), 2008, Vol.16, No.2:93-108. Subsequent FDI Invest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co-author,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sights, 2006, Vol.6, No.3: 10-16. 《“一带一路”共建带来重大经济机遇》,第一作者,《共产党员》,2015年第13期; 《我国新能源战略的重大技术挑战及化解对策》,第一作者,《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第一作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第5期; 《资本下乡:双向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0期; 《双向城乡一体化资本下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低碳发展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冲击》,第一作者,《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5期; 《新型城镇化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河南省为例》,第一作者,《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谁在利用政府补贴进行创新?——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联合调节效应》,合作作者,《管理世界》,2015年第1期; 《中国双向城乡一体化验证性研究》,第一作者,《管理世界》,2014年11期; 《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第一作者,《世界经济》,2014年12期; 《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了吗?——来自国家层面的经验考察》,第一作者,《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12期; 《人力资本、科技职工与技术进步》,合作作者,《劳动经济研究》,2014年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全文转摘; 《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可操作“节点”:观照英法美》,第一作者,《改革》,2014年第3期; 《进出口间接作用及其介体与路径——基于三时期参数变结构协整方法的研究》,第一作者,《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工资水平、劳动力成本与我国产业升级》,第一作者,《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路径区域差异及扩散机制研究》,合作作者,《经济研究》,2011年第10期; 《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进入模式与研发强度关系——基于跨案例的研究》,合作作者,《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5期; 《十大振兴规划产业发展对策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经济评论》,2011年第1期; 《技术输入和技术学习——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技术空间博弈》,合作作者,《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中国区域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通讯作者,《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28期; 《中国教育规模与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路径分析》,第一作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中国电信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合作作者,《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中西部地区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检验与对策研讨》,第一作者,《当代财经》,2009年第6期; 《管理者的绩效三角与企业文化效应研究》,第一作者,《经济经纬》,2009年第3期; 《国有股份和私有股份比重对国有知识产权和国有资产保护的影响分析》,第三作者,《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0期; 《跨国公司对合资子公司的外部控制》,合作作者,《经济管理》,2006年第13期; 《跨国公司控制合资子公司的机制探析》,合作作者,《财贸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商投资与中方的互动研究——基于博弈的视角》,第一作者,《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内外资企业产业集聚关系:基于基尼系数的经验研究》,第一作者,《当代财经》,2007年第2期; 《中国“工业母体”如何“走出去”》(封面文章),第一作者,《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1期; 《持续创新构筑动态竞争优势——对瑞泰公司的实例考察》,第一作者,《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6期; 《电信业发展:快并和谐着》,第二作者,《中国电信业》,2007年第9期; 《美国AT&T公司对南方贝尔的并购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作者,《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4期; 《外商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投资违约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国际商务》,2007年第1期;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合作作者,《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外合资企业外商和中方的出资博弈:一个解释和规避外商出资违约的分析视角》,第一作者,《软科学》,2007年第3期; 《世界跨国公司的“遏制”行为分析》,合作作者,《经济纵横》,2006年第13期; 《运用“知识仓库”战略工具培育核心竞争力——对瑞泰公司“知识软科学管理”的实例考察》,合作作者,《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9期; 《金融创新对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第一作者,《商业时代》,2006年第9期。 《跨国公司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范式演进——从技术垄断优势范式到技术竞争优势范式》,合作作者,《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第6期; 《外商在华出资的动态博弈》,合作作者,《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2期; 《转“守”为“攻”——沃尔玛中国战略转换的思考》,合作作者,《中国外资》,2006年第6期; 《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进入偏好与产业集聚——基于进入选择的实证研究》,合作作者,《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合资子公司的演化路径》,合作作者,《开放导报》,2006年第4期; 《中外双方对合资子公司的控股博弈——基于行为战略的考察》,合作作者,《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企业多元化业务的选择评估模型及实例应用》,合作作者,《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2期;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现实选择》,第一作者,《国际商务》,2006年第3期。

学术兼职

北京市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全球国际商务学会会员、国际中文期刊《金融》编委会委员、《国家治理研究》副主编、中国商业联合会特聘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