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立国

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主编。 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马工程教材《西方教育思想史》专家组成员

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教育思想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李立国 薛新龙:建立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 2、李立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要素式增长转向整体性发展,《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3期。 3、李立国:20年步入世界一流 中国大学何以做到,《光明日报》2018-01-16。 4、李立国:《大学治理的基本框架分析—兼论大众制度与大学治理的关系》,《大学教育科学》2018年第3期。 5、李立国:大学发展逻辑、组织形态与治理模式的变迁,《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21期转载。 6、李立国:高等教育办学成本持续增加的组织制度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7期。 6、李立国 易鹏 薛新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求增加教育投入——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国家教育投入的特征与启示, 《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9期。 78、李立国(通讯作者)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内涵、特征与提升机制,《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 9、李立国等,国际视野下的教育政策发展走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10、史静寰、李立国等: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5期。 11、李立国:双一流背景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17年第3期。 12、李立国 张茂聪 :建设一流学科要重视学科群与交叉学科,《光明日报》2017-09-04. 13、李立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论自觉与教育自信,《光明日报》2017-10-21. 14、李立国:以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中国教育报》2017-02-04. 15、李立国: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特点 《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16、李立国 :我国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设立准学士学位的思考 《山东高等教育》2016年第3期。 17、李立国 :一流大学建设视野下的高校综合改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18、李立国 :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19、李立国 :大学治理的转型与现代化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6年第5期转载。 20、李立国 :大学治理:治理主体向治理规则的转向 《江苏高教》 2016年第1期。 21、李立国 :明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第2期。 22、李立国:取消编制高校迎来放权,面临挑战 《光明日报》 2016-02-23,高等教育版。 23、黄海军 李立国:如何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 《光明日报》 2016-04-05,高等教育版。 24、李立国:“一级学科”能等同于“一流学科”吗 《光明日报》 2016-07-05,高等教育版。 25、李立国 易鹏:加大教育投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光明日报》 2016-10-20,教育思想版。 26、李立国:普及化高等教育应该是一流多元 《光明日报》 2016-11-08,高等教育版。 27、李立国:如何看待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16-07-05,高等教育版。 28、李立国: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光明日报》2017-02-22 29、李立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传统与大学精神 《光明日报》2017-01-17 30、李立国 张翼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治理模式探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 31、李立国 黄海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高等教育作用更重大 《新华文摘》2016年第4期,《光明日报》2015-12-08。 32、李立国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4年第6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7期转载,《高教文摘》2014年第7期转载。 33、李立国, 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对立的吗 《光明日报》2015年5月12日,《新华文摘》2015年第1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5年第7期转载。 34、李立国,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职能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35、李立国,由学术群体到职业群体:现代大学教师的组织变革,《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36、李立国,省级教育统筹的权力约束机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37、李立国,大学治理的内涵与体系建设,《大学教育科学》,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5年第7期转载。 33、李立国陈岚 赫文婧,为什么留学中国—以中国人民大学留学生调查为例,《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1期。 38、黄海军 李立国 ,中国省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江苏高教》,2015年第3期。 39、薛新龙 李立国,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研究,《山东高等教育》,2015年第6期。 40、李立国,新常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态势,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3日。 41、李立国,利益相关度:大学学术治理有效实现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年第2期。 42、李立国 黄海军, 政府主导下的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征,《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4年第5期转载。 43、李立国,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4年第1期。 44、李立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征与核心问题,《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第2期。 45、李立国,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分类体系,《山东高等教育》,2014年第8期。 46、李立国、张瑞雪,中美大学校长职业特征有何差异 ,《 中国教育报》 2103-12-16 第4版 47、李立国,随迁子女入学应纳入社会管理视野,《中国教育报》 2014-05-26 第2版 48、李立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光明日报》2014-06-03。 49、李立国,什么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光明日报》2014-08-12。 50、李立国,什么是现代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9期转载。 51、李立国,以省级教育统筹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52、李立国,教育思想史的地位与价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53、黄海军、李立国,教育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3年第11期转载。 54、李立国,中国如何跨越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困境,《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3年第10期转载。 55、李立国,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战略重点,《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3年第8期转载;《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论点摘编。 56、李立国,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57、李立国,黄海军,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布局,《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第1期 58、李立国,大学教师职业特性探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59、黄海军,李立国,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于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60、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型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61、李立国,乔立英,韦金伶,“省域视野下的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第4期。 62、李立国,曾旭萍,“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集聚效应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2期。 63、李立国,陈露茜,“新自由主义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1年第7期转载。 64、李立国,“大学竞争特性探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第2期。 65、李立国,黄海军,“迈向高等教育的强国之路——我国距离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多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0年第5期转载。 66、李立国,“论高等学校的综合发展与特色办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67、李立国,赵义华,黄海军,“论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中国高教研究》,2010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0年第6期转载。 68、李立国,胡莉芳,周平,“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1期。 69、李立国,“从一流大学到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0年第7期转载。 70、李立国,詹宏毅,“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变化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3期。 71、李立国,“建立合理有序的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72、李立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当代价值”,《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