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加小双

个人简介

加小双,中国人民大学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教师兼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46/SC11和IEC/SyC Smart Cities注册专家。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论研究专门委员会委员,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研究领域

档案基础理论,数字人文(记忆),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档案社会化,信息治理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加小双,姚静.数字人文赋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机制与路径[J/OL].山西档案:1-9[2022-04-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162.g2.20220227.1215.002.html 2. 加小双,史林玉,秦杨.加小双老师谈档案与数字人文/数字记忆——2020年“国际档案周学者谈”第三期[J].中国档案研究,2020(02):249-259. 3. 加小双.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范式成长与范式批判[J].档案学通讯,2021(03):34-39. 4. 加小双,冯惠玲.“SCP2”数字人文教育综合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图书馆论坛,2020,40(04):22-29. 5. 加小双,徐拥军.档案与身份认同:背景、内容与影响[J].档案学研究,2019(05):16-21. 6. 冯惠玲,加小双.档案后保管理论的演进与核心思想[J].档案学通讯,2019(04):4-12. 7. 加小双.档案社会化:内涵、表现与影响[J].北京档案,2019(06):13-17. 8. 加小双.论档案资源结构的历史性变化[J].档案学通讯,2019(02):105-108. 9. 加小双,陈慧,魏玮.公私档案力量博弈下的档案资源结构变化[J].浙江档案,2019(02):25-27. 10. 加小双.档案学与数字人文:档案观的脱节与共生[J].图书馆论坛,2019,39(05):10-16. 11. 加小双,徐拥军.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9(01):60-66. 12. 加小双.私人建档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8(05):39-44. 13. 冯惠玲,加小双,李毅卓.关于离散档案处理的历史发展与国际动向[J].档案学通讯,2018(04):4-9. 14. 加小双,杨建梁,陈可彦.信息科学研究中档案研究的边缘化问题及其突破——基于对iConference2017的分析与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8(01):18-23. 15. 加小双,周文泓. 档案工作者:社会记忆的积极构建者[N]. 中国档案报,2017-12-11(003). 16. 加小双,何芮. 加拿大企业文件和档案管理研究[J]. 档案时空.2016增:137-145. 17. 加小双,祁天娇,周文泓. 美国政府电子邮件信息管理的分析与启示[J]. 档案学研究,2016,06:113-119. 18.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加小双 祁天娇 编译. 延续“档案、和谐与友谊”的精神[N]. 中国档案报,2016-09-22003. 19. 加小双,安小米.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参与式图景[J]. 档案学研究,2016,02:83-88. 20. 加小双,安小米. 参与式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模式研究[J]. 北京档案,2016(03):12-15. 21. 加小双,张斌. 欧美科技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J]. 档案学研究,2016(01):25-31. 22. 安小米,加小双,宋懿. 信息惠民视角下的地方民生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现状调查[J]. 档案学通讯,2016(01):48-54. 23. 加小双. 新西兰数字连续性行动计划的分析与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2016(01):45-51. 24. 冯惠玲,加小双. 数字转型背景下美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布局与行动探析[J]. 档案学通讯,2015(06):44-51. 25. 加小双,徐大庆. 青年产业工人集体行动中的认同感动员[J]. 中国青年研究,2015,10:28-35. 26. 加小双. 后保管模式的背景、体系与意义[J]. 浙江档案,2015(07):19-21. 27. 加小双,闫冬. 美国《管理政府文件指令》及其对我国政府文件管理的启示[J]. 云梦学刊,2015(04):79-87. 28. 加小双. 当代身份认同中家族档案的价值[J]. 档案学通讯,2015(03):29-34. 29. 加小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内部动力体系研究[M]//廉思等著.走出社会管理的科层治理困境——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丰台样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96-108. 30. 加小双 鲍文涵. Ancestry_com的兴盛原因及相关启示[J].浙江档案,2014(07):16-17. 31. 加小双 白 云. 佛罗里达数字档案归档DAITSS 系统研究[J]. 浙江档案,2014(02):17-19. 32. 加小双.国外“寻根问祖”网站兴盛探讨——以Ancestry.com为例[J].寻根,2014(01):19-25. 33. 加小双 徐拥军. 中国“城市记忆”理论与实践述评[J]. 档案学研究,2014(01):22-48. 34. 加小双,徐拥军.智力资本及其评估方法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13(03):52-56. 35. Huiling Feng, Xiaoshuang Jia, Li Niu, Lichao Liu, Yongjun Xu and Wei Hai. Building Digital Memory for Historic Urban Heritage: The Beijing Memory Project Experience[C]. Digital Heritag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DigitalHERITAGE) held jointly with 2018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rtual Systems & Multimedia (VSMM 2018), 2018 3rd. San Francisco, CA, USA. 20181026-30, PP: 47-50. 36. Huiling Feng,Xiaoshuang Jia, Yongjun Xu,Li Niu,Yanyan Wang. Digital Memory:A New Paradigm for Cultural Heritage[C].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Pres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Heritage (DiPP). Burgas, Bulgaria. September 26–28, 2019, PP: 101-110. 37. Xiaoshuang Jia, Yue Tan, Qianyun Xiong, Yifang Li, Xiaojun Jia, Wei Hai. Designing Edutainment Games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BNREG Project [C].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Pres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Heritage (DiPP). Burgas, Bulgaria. September 26–28, 2019, PP: 281-286. 38. Xiaoshuang Jia, Yuan Liang, Kexin Wang, Shengnan Yao, Leiqian Han, Xingzhuan Chai. Designing a Mini-Program for Culture Learning and Creative Product Customization: DIY RADP[C].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Pres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Heritage (DiPP). Burgas, Bulgaria. September 26–28, 2019, PP: 359-366.

学术兼职

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46/SC11、IEC/SyC Smart Cities、ITU FG-DPM)注册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兼职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