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巍卓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7.9-2011.7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 社会学系 学士 2011.9-2014.7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 社会学系 硕士 2014.9-2018.7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 博士 工作经历 2017.2-2017.7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历史学与文化科学学院 访问学者 2018.8-2020.8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 博士后 2020.8-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

研究领域

社会理论,欧陆思想史,宗教社会学,文学社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张巍卓,“‘人性宗教’的起源与经过——一个塑造现代社会的过程”,《社会》,2012年第6期 张巍卓,“《共同体与社会》与滕尼斯的社会学——以著述史为线索的思想考证”,《社会理论学报》,2015年秋季刊 张巍卓,“滕尼斯的‘新科学’——‘1880/81年手稿’及其基本问题”,《社会》,201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9期转载) 张巍卓,“耶拿浪漫派的理论‘重构’与‘解码’——《文学的绝对》与德国浪漫派研究传统”,《社会理论学报》,2016年春季刊 张巍卓,“习俗的本质与共同体的重生”,《学术交流》,2017年第1期 张巍卓,“教化与自由——精神科学视域中的洪堡教育思想及其人性论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第3期 张巍卓,“人造社会与伦理社会——滕尼斯对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解读及其社会理论的奠基”,《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4期 张巍卓,“滕尼斯与齐美尔——社会伦理同文化伦理的分流”,《社会》,2019年第2期 张巍卓,“桑巴特的奢侈研究——一个理解现代社会的视角”,《学海》,2019年第4期 张巍卓,“社会条件及其伦理批判——滕尼斯对马克思的解读与反思”,《社会理论学报》,2019年秋季刊 张巍卓,“宗教社会——韦伯与世纪末德国路德教神学的趋向”,《社会学评论》,2020年第3期 张巍卓,“征服者于连——《红与黑》和十九世纪欧洲精神革命”,《社会》,2021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