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丁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2.9-2003.6 北京大学中文系 2003.9-2006.6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本科 2006.9-2011.7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1.8-今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领域

本人研究过农民子女的社会分化与流动问题,大学教育过程与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青年生育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问题,对宗教组织、及共青团、科协群团组织发展有长期关注。最近主要研究城市化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平台治理问题;学科边界意识不强,尝试综合利用定量和定性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本身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李丁、张耀军、巫锡炜、余丹林:政策执行与市场分割:《劳动合同法》长期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开放时代》2021年第5期 李丁:《社区参与的累积性发展研究:以北京回天社区为例》,《社会建设》2021年第3期 李丁:《资本下乡初期村庄获得发展性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对2000年前后村庄抽样调查数据的再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李丁: 过程多维性与出路阶层化:中国大学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研究,《社会》,2018年第3期。 李丁: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及高校学生治理模式转型过程研究,《青年研究》,2017年第5期。 李丁、田思钰:中国妇女未婚先孕的模式与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7年第3期。 李丁,唐承祚:精英团结与政治审查: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开放时代》,2016年第3期。 李丁:基督教在中国高校的发展情况及大学生的态度,《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1期。 李丁:有限机会的公平分配:中国农民子女市民化的水平与模式,《社会》,2014年第4期。 李丁、郭志刚等:我国流动人口生育水平——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3期。 冯仕政、李丁:加班劳动与社会不平等——基于CGSS2006的实证研究,《社会发展研究》,2013。 孙尚扬、李丁: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态度的调查报告,《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孙尚扬、李丁:国学热、意义的匮乏与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取向,《国学与西学》,第1期,2011年12月。 郭志刚、李丁:上海市近年人口发展状况分析,载于《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6期。 李丁、卢云峰: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信仰与公共参与:以台湾地区为例,《学海》,2010年第4期。 周皓、李丁:我国不同省份的通婚圈概况及其历史变化,《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 李丁、郭志刚:利用界面调查监测流动人口生育水平的方法探究,载于《对话:人口流动迁移与数据开发共享》,中国人口出版社,2015年7月。 郭志刚、李丁等: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生育数据分析,载于《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年7月。 卢云峰、李丁:台湾地区宗教的格局、现状及发展趋势,载于《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1)》,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