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奂平清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博士(2002-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 硕士(1999-2002年),西北师大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 学士(1995-1999年),西北师大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 工作经历 202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2009年8月—202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2005年7月—200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讲师

研究领域

城乡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民族社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与顾颉刚民族思想的学术转向》,《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3期; 《顾颉刚疑古立场的变与不变——兼谈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江海学刊》2021年第3期; 《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以民族史编撰为中心》,《史学集刊》2021年第3期; 《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西北师大学报》2018年第6期; 《论小农经济和“三农”困境的突破口——兼评小农立场》,《学术研究》2018年第5期; 《理论自觉的“关系”研究与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8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16期全文转载; 《从罕言夷看孔子的民族观——兼谈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文史哲》2017年第1期; 《华北乡村集市变迁、社会转型与乡村建设——以定县(州)实地研究为例》,《社会建设》2016年第5期; 《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吗?——费孝通城乡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大瑶山调查与费孝通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西北师大学报》2016年第3期; 《“小城镇大问题”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6年第1期; 《福利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兼论社会政策研究的理论自觉》,《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1期; 《中国农民职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费孝通的“和而不同”与“天下大同”思想——兼论民族研究的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学海》2014年第4期 《福利制度是西方国家危机的根源吗?——兼论中国社会福利研究的理论自觉》,《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 《费孝通学术历程的理论自觉及其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西北师大学报》2012年第3期; 《“理论自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郑杭生的社会学理论立场及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关系社会学”研究反思》,《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社会资本视野中的乡村社区发展》,《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 《施坚雅乡村市场发展模型与华北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社会主义研究》2008第4期; 《华北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与城市化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中国传统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原因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农村居民的社会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政策调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