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立

个人简介

教学情况: 专题讲座:近几年,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北京市等地方政府,做如下专题讲座:《四个全面——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农村金融体系与市场开发》等。 科研情况:近些年,在《金融研究》、《世界经济》、Modern china、China and World Economy、《财贸经济》、《经济导报周刊》(香港)、《现代保险》(台湾)、《中国乡村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美国)等学术期刊,以及哈佛大学、巴黎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亚洲研究网络(APRN,马尼拉)、乐施会(香港,Oxfam HK)等学术会议,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国人民银行等决策咨询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5部,主编或参与其他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分主持国家985工程项目2项,211工程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3项;另主持北京社科基金、中国博士点基金、中国人民银行等课题10余项。

研究领域

国情研究、农村金融、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食物主权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一家两制”与食品安全威胁下的社会自我保护,《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5期(作者:徐立成、周立、潘素梅) From State Predation to Market Extrac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Rural Finance, 1979 —2012(Forthcoming, 作者:Li Zhou, Hui Feng, & Xuan Dong) "三牧"问题的制度逻辑——中国草场管理产权制度变迁研究评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2期(作者:周立、董小瑜) 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怎样养活中国?“——粮食属性、AB模式与发展主义时代的食物主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10期全文转载,作者:周立、潘素梅、董小瑜)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逻辑与中国经验,原载《中国乡村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1年3期全文转载) 资源资本化推动下的中国货币化进程(1978-2008),《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1年3期全文转载,作者:周立、蒋莉莉、黎振宇) 世界粮食危机与粮食国际战略,《求是》,2010年10月(第20期) 由汲取金融,到再造金融——改革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金融功能转型,《甘肃金融》2010年6月(作者:周立、黎振宇、游杰) 中国特色的政府市场经济和农村金融,《中国经济》,2010年6月 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食物商品化、食物政治化及食物帝国的形成和扩展》,《战略与管理》2010年5-6期 Competitive Husbandry, Grasslands Ecology and the Maintenance of Pastoral Livelihoods., Climate Change and Ecosystem Response, July, 2010.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SRP) Inc. USA(作者:zhou Li、& Jiang Zhi-qiang) Informal Lenders and Rural Finance in China: A Report from the Field, Modern China, May, 2010. Vol.36, No.3, PP302-328(作者:zhou Li、Takeuchi Hiroki)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经济学家》2009年8期(作者:周立、周向阳。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农业经济导刊》2009年11期转载) 回顾三十年农村金融改革,《银行家》,2009年第3期 Polarization Effect and the Coming Global Food Crisis: A Discussion about the Spiral Upswing of the Food Crisis and Enargy Crisis from the Agriculture Charicteristics Perspective and the End of the Developmentalism(极化效应与全球性大危机的即将到来:由农业特征谈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的螺旋上升及发展主义的终结),(澳门)《神州交流(Chinese Cross Currents)》(英汉双语),2009年第1期,PP34-53. 粮食危机不是幻象,《中国报道》2009年2期 美国的"粮食武器",中宣部《时事报告》2009年3月 极化效应和全球大危机,《天涯》,2008.5 粮食主权、粮食政治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2008.7 美国粮食帝国的形成和扩张,《改革内参》,2008.17(6月10日) 美国的粮食政治和粮食武器捕获了谁,《半月谈》(内部版),2008年第5期 农村金融新政与金融排异,《银行家》2008年5期 中国金融改革三十年回顾与评价,《中国报道》,2008.7 流动性悖论与资本雇佣劳动,《银行家》,2008年第1期 农村金融新政与金融排异,《银行家》2008年5期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逻辑与中国经验,《中国乡村研究》,2007年第7辑 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财贸经济》,2007年第2期。 如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2月26日(8.9期) 跳出市场逻辑谈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国金融开放新格局》,人民出版社2007 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财贸经济》,2006年4期 总是劳动在替代资本——我的另类黄山游记,《天涯》,2006年4期 我们为什么要资金互助?——10家农民合作社经验总结,《三农中国》2006年1期 穷人恒穷的逻辑,《天涯》,2005年6期 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基于问题和实证经验的分析,《当代银行家》,2005年4期 资金互助与穷人生计,《银行家》2005年11期 资金互助解决农村融资难题,《银行家》2005年10期 农村金融市场的两部门关系,《银行家》2005年9期 一个农民的九年放贷史——山东湖庄调查,《银行家》,2005年8期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逻辑,《银行家》,2005年8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12期转载) 还原农村金融真面目,《银行家》,2005年8期 张大妈和一万元农贷的故事,《银行家》,2005年7期 农村金融供求状况调查与政策调整——广东东莞、惠州、梅州调查,《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7期(获中国金融学会第七届优秀论文奖“优秀调研报告”奖) 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成效与经济解释——闽东调查与垄断市场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5期。(作者:周立、林荣华,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转载) 由泷水山歌看乡村文化建设,《天涯》2005年4期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现代化赶超,《改革》,2005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5年7期转载) 渐进转轨、国家能力与金融功能财政化,《财经研究》,2005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2转载) Public Goods, Responsibility Ascertain and Development Paradigm Retrospect——On China’s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a Case Study,绿色环境国际网络(GIN)2004年会议论文,香港大学主办,发表于China and world Economy,2004年11期 资本——劳动之母(赫胥黎《从进化论到伦理学》,翻译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 农村金融供求状况与政策调整——广东调查,《当代银行家》,2004年2期。 中国崛起的正负外部性,《世界知识》,2004年3期。 Changes of Fiscal and Financial Capacity in a reforming China, China and World Economy(English Edition),2003年2期。 金融与增长:一百年来的理论与争论,《中国金融家》,2003年12期。 改革期间中国国家财政能力与金融能力变化,《财贸经济》,2003年3期。 改革期间中国金融业的第二财政与金融分割,《世界经济》,2003年6期。 农村金融供求状况调查与政策调整——广东东莞、惠州、梅州三地农村金融调查,《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2003年11月。 Change of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in China:1978-1999, China and World Economy(English Edition),2002年2期。作者:胡鞍钢、周立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金融研究》2002.10。作者:周立、王子明 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距分析:1978-1999,《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作者:周立、胡鞍钢 由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分割、第二财政与政府治理,《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2002年9月第86期。 《国际组织介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中央党校《学习时报》4-5月连载4期。 地方干部如何看待当前金融形势?——赣州、兴国金融调查,《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2002年1月第11期。 Secondary Public Finance and Financial Partition in a Reforming China. APRN(Asia-Pacific Research Network) "WTO and China"国际会议 Poverty Status of Western China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中国西部贫困状况及发展战略), 乐施会(香港)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发展与扶贫"会议论文,香港,2001.12。China Perspectives(English Edition,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办),2002年1期将发表

学术兼职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2011-2015年);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专家组成员(2011-2013年); 《银行家》农村金融栏目主编(2005年至今); 中国银行家研究中心研究员(2005年至今);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2012年至今); 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IATP)访问学者(2007年8-9月);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2006年9月-2007年9月);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常务副主编(2005-2006年); 法国社会科学基金会(MSH)访问学者(2005年1-3月);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10-11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2-2007); 法国社会科学基金会(MSH)访问学者(2002年4-7月); 《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执行编辑(2000-2002年);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每周学术沙龙主持人(2001-2002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