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奇光

个人简介

任教课程:《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全英文)》《新闻评论》 学历学位 2016-202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2014-201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 2010-201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士 获奖情况 首届青年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评委会特别奖(2019) 中国新闻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18) 吴玉章奖学金(2019) 博士国家奖学金(2018、2017)、硕士国家奖学金(2015)、本科国家奖学金(2013) 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2017)

研究领域

新闻传播史论、数字新闻学、国际传播、媒介文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杨奇光:《技术可供性“改造”客观性:数字新闻学的话语重构》,《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杨奇光:《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室矛盾:基于新闻可视化生产实践的考察》,《新闻大学》,2018年第2期。 杨奇光、王润泽:《数字时代新闻价值构建的历史考察与中西比较》,《新闻记者》,2021年第8期。 杨奇光、周楚珺:《数字时代“新闻真实”的理念流变、阐释语簇与实践进路》,《新闻界》,2021年第8期。 杨奇光、张世超:《自动化技术驱动下的新闻采编:流程再造、角色转型与内容治理》,《中国编辑》,2021年第9期。 王润泽、杨奇光:《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隐忧”与变革》,《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17年7月。 王润泽、杨奇光:《触电的谎言与真相:电传假新闻事件的媒介记忆重访》,《现代传播》,2018年第10期。 常江、杨奇光:《重构叙事?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新闻记者》,2016年第9期。 杨奇光:《国家形象的话语实践:〈纽约时报〉十年涉华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新闻春秋》,2017年第1期。 杨奇光、常江:《搭建中国国际话语平台的民间力量及其实践路径》,《对外传播》,2017年第5期。 Xie, E., Yang, Q., Sun, Y. (2021).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lgorithmic News Recommendations in China’s Digital News Landscape.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Published online). Chang, J., Ren, H., & Yang, Q. (2018). A Virtual Gender Asylum? The Social Media Profile Picture, Young Chinese Women’s Self-empower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a Chinese Digital Femin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1(3), 325-340. Yang, Q. (2017). Nation Image as Discourse: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NYT’s China-related Reports (2005-2014).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rd Networking China and the World Conference. Bologna, Italy. Xie, E., Yang, Q. (2018). Going Global: China’s Digital Economy since 1994.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World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 Boston, U. S.

学术兼职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