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影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2015)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2006)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2004) 出国访学、进修经历 2009.8-2010.6 美国俄亥俄州尤宁山大学工作并研修(美国富布莱特项目资助)2017.10-2018.2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研修(中以学术交流促进会资助)

研究领域

犹太-基督传统与西方文学;西方文论(主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文科背景下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进路——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为例,《当代外语研究》(第一作者,待刊) 2. “割礼”与德里达的犹太性——兼论德里达解构思想中的伦理之维,《犹太研究》(2022年第20辑) 3. 法兰克福学派与犹太传统,《犹太研究》(2022年第19辑) 4. 意识形态·文化遗产·文化批判——恩斯特·布洛赫表现主义文艺思想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5. 本雅明与早期迪士尼电影中的米老鼠形象——电影美学视角下的现代性批判,《世界电影》(2022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6. 神圣暴力、纯粹语言、舍金那——本雅明的正义观与犹太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21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卢卡奇早期思想中的宗教之维,《基督教文化学刊》(2021年秋季刊) 8. 从麦克利什的《J.B.》看《约伯记》中的苦难,《圣经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 9. 土星、新天使与本雅明的“忧郁”,《外国文学》(2020年第5期) 10. 基于“雨课堂”的博士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探讨,《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 11. 《认识—批判序言》中的喀巴拉思想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19年第3期) 12. 犹太喀巴拉语言论中的辩证品格——肖勒姆语言哲学的神学诠释,《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台湾,A&HCI)(2019年第28期) 13. 希伯来语的复兴——误读与成因考辨,《犹太研究》(2019年第16辑) 14. 克尔凯郭尔《畏惧与颤栗》中的信仰观,第一作者,《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15. “渴慕”的辩证法——C.S.路易斯神秘主义诗学探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1期) 16. 喀巴拉神秘主义视角下的本雅明元语言论,《外国文学》(2018年第4期) 17. 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宗教》(2018年第10期) 18. 恩斯特·布洛赫思想中的雅努斯面貌——兼论马克思主义与神学之间的内在张力,《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8年第2期) 19. 无神论的革命神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身份定位及其内在理路,《基督教学术》(2018年第20辑) 20. 内在化乌托邦之灵的自我相遇——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研究,《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第4期) 21. 黑格尔宗教哲学中的灵知主义思辨,《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4期) 22. 乌托邦·末世论·希望——恩斯特·布洛赫对基督教神学的文化批判,《基督教思想评论》(2017年第22辑) 23. “犹太人问题”中宗教与世俗的维度,《淮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10月) 24. 儒道传统的政治神学之维——恩斯特·布洛赫对孔子、老子思想的解读,《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5期) 25. 童话叙事中的希望“踪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1期) 26. 布洛赫艺术乌托邦中的“期待启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4年9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7. 乌托邦精神与马克思之灵——解读布洛赫与德里达思想中的神秘主义维度,《前沿》(2014年第4期) 28. 恩斯特·布洛赫对基督宗教的人本主义解读,《基督教文化学刊》(2013年12月) 29. 上帝的荣耀与爱——C.S.路易斯的神学美学,《长江学术》(2012年7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