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永江

个人简介

张永江,男,内蒙古赤峰市人,1963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2003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1999-200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 1996-1999年 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清代边疆民族史,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4-1987年 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攻读北方民族及蒙古史专业研究生,获硕历史学士学位。 1980-1984年 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知识结构:受过系统的史学训练,熟悉国内外各种史学理论方法和相关的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知识;有留学经历,精通日语;具备研治中国边疆民族史必须的语言学基础。

研究领域

北方民族史及蒙古史,清史,清代边疆民族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试论叶赫部的族属与历史分期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1989年6月。 2、八旗蒙古任官初探,《蒙古史研究》,第3辑,1989年6月。 3、清季科布多、塔城地区借地问题,《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第3期,1989年9月。 4、八旗蒙古科举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1989年12月。 5、八旗蒙古科举初探,《历代科举制度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6、《三藏识略》及其史料价值,《西藏研究》,1989年第2期,1989年6月。 7、松年与《颐园论画》,《百科知识》1989年第9期。 8、八旗蒙古的武科及翻译科考试,《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1990年2月。 9、关于瑞洵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90年第2期,1990年6月。 10、论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上、下),《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赤峰)1990年第1-2期,1990年6月。 11、清代蒙古的王公制度,《内蒙古画报》1990年第1期。 12、清代蒙古的王府,《内蒙古画报》1990年第4期。 13、清代蒙古的著名王公,《内蒙古画报》1990年第6期。 14、一项开创性的成果,《津图学刊》,1991年第1期,1991年3月。 15、清代八旗蒙古官学,《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1990年12月。 16、十七世纪初东蒙古的政治局势与林丹汗,《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1992年12月。 17、论红山文化先民的自然崇拜与工具崇拜,《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1993年12月。 18、传国玉玺与北方民族,《松州学刊》(赤峰),1995年第1期,1995年3月。 19、论红山文化反映的原始宗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3期,1995年9月。 20、论红山文化所反映的原始宗教信仰,《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10月。 21、论八旗蒙古的普通学校教育,《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1995年9月。 22、近代前期西藏人民抗御外来侵略斗争述论,《近代中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斗争业绩论文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23、论清季西藏人民的抗英保藏斗争,《近代中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斗争业绩论文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24、论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二元管理体制,《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1998年6月。 25、罗卜藏丹津与达赖喇嘛,《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1999年3月。 26、略论清代的属国,《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1999年12月。 27、论清代西藏行政体制的演变及其特点,《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2000年8月。 28、粮食短缺与清初内蒙古农业的兴起,《清史研究》。2003年3期。 29、兰阳论清史,《清史研究》。2004年2期。 30、试论清代流人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6期。 31、论蒙古各部成为清朝藩部的途径与方式,《蒙古史研究》,第6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32、试论清代藩部与行省的差异,《中国博士后科学大会论文集》,中国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33、清代的藩部与行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2001年6月。 34、清代的流人与流人社会,《资政要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 35、承德兴衰三百年,《视点》, 2003 年 7-8 期。 36、日本东北亚研究的新动向,《东北亚研究动态》, 2002 年1 期。 37、清代における藩部の政治体制からみた満州族政権の特質Analys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egime of Manchuria from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Fanbu of Qing Dynasty: A Comment to Hosoya's Report,《 东北亚 における民族 と 政治》,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2003 年 11 月,仙台。 38、论清前期内蒙古地区的基本经济类型、特征极其缺陷,《顾诚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39、从一份顺治五年蒙古文档案看明末清初翁牛特、喀喇车里克部的若干问题,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 I ,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ongolian Culture, Tokyo, 2005。 40、近百年来中国的清史纂修事业及最新进展,日本《满族史研究》,第四号、第五号,2005-2006年,東京。 41、赤峰市档案馆收藏清代满、蒙、汉文档案概述,《海峡两岸第一届清史讨论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内地化与一体化:略论清代藩部地区政治发展的一般趋势,《明清论丛》,第5辑,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43、蒙古族的起源与中国的蒙古史研究日本《中国文化研究》第23号,2007年。 44、内モンゴル赤峰市公文書館における清朝期の満州語、モンゴル語及び漢文による公文書について,日本《东亚研究》,第48号,2007年。 45、檔案から見た明末清初のオンニュート、カラチェリク部 《清朝史研究の新たな地平》,日本山川出版社,2008年。 46、试论清代内蒙古蒙旗财政的类型与特点,《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 47、近年来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 《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 48、天王有道边城静 上相先谋市马开 左云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时代特色,《边塞文化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49、国家、民族与疆域 如何研究边疆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2期。 50、清代右卫八旗驻防考论, 《西口文化论衡》,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51、明大同镇长城、边堡兴筑考,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52、清朝前期的文化走向,《党建》,2010年第6期。 53、入关前八旗蒙古科举考,《北方论丛》,2010年2期。 54、升允考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编《清代满汉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55、何者改变了围场 文化传统还是资源分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 月13日 56、民族认同还是政治认同 清朝覆亡后升允政治活动考论,《清史研究》。2012年2期。 57、明大同镇长城、边堡兴筑考 兼论明代大边、二边的走向与分布,《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译文: 1、山田信夫著《北亚游牧民族史》评介,《民族译丛》,1991年第3期。 2、佐口透:《新疆民族史研究》评介,《民族译丛》,1988年第5期。 3、1990 1991年日本关于内陆亚洲地区民族史研究综述,《民族译丛》,1994年第3期。 4、《<蒙古秘史>及其复原》译者前言,《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1年第1期。 5、亦邻真复原:《蒙古秘史》,《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1年第3期。 6、关于蒙古部族及成吉思汗祖族集团世系,《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期。 7、忽必烈政权的建立与速不台家族,《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1年第2期。 8、定边左副将军的权限回收问题,《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1期。 9、清朝对喀尔喀统治的强化与桑斋多尔济,《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2期。 10、外蒙古归属俄国运动与第二代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蒙古学信息》,1995年第2-3期。 11、1987年日本研究蒙古史、元史情况,《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9年第1期。 12、1990年日本研究蒙古史、元史综述,《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1期。 13、1991年日本研究蒙古史、元史情况,《蒙古学信息》,1994年第1期。 14、日本第25届阿尔泰学者会议简介,《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0年第3期。 15、1986年日本西藏史研究概况,《西藏研究》,1988年第2期。 16、日本1987年西藏史研究综述,《西藏研究》,1989年第1期。 17、1988年日本西藏史研究概况,《西藏研究》,1990年第2期。 18、1989年日本西藏史研究概况,《西藏研究》(内部参考),1991年第7期。 19、1992年日本西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西藏研究》,1995年第4期。 20、1990-1991年日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4辑。 21、1992年日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同上,第26辑。 22、1990年日本东南亚研究综述,《中国东南亚史研究会通讯》,1993年第1-2期。 23、光绪三十二年江北大水与救荒活动,《天有凶年 清代灾荒与》,三联书店,2007年。 24、近代中国东北地方官民关系中的中日关系,《东北史地》,2011年第3期。 25、八旗值月档与《实录》的关系,《清史研究》,2011年第1期。 26、尚可喜的旗籍与婚姻关系,《清史研究》。2012年第1期。 著作: 1、清代藩部研究 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2、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合著,2002年6月修订再版。 3、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篇目索引第二分册(经济、文化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10月,与李永璞合编。 4、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4月,合著。 5、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合著。 6、旷古罕见科场案,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7、《内蒙古通史纲要》,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 8、《蒙古学百科全书》古代史卷,撰稿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9、审校:《清代中国的若干问题》,石桥秀雄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

学术兼职

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亚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清史研究》副主编,编委 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秘书长 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 楚天学者,长江大学特聘教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