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胜前

个人简介

1989.9~1993.6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本科毕业,历史学学士。 1993.9~1996.6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历史学硕士,师从吕遵谔教授,学习旧石器考古。 1996.8~1998.6 北京自然博物馆人类室工作。 1998.8~2004.8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攻读博士,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前美国考古协会主席弗雷德·温道夫(Fred Wendorf)教授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新考古学”主要开创者、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Lewis R. Binford)教授学习史前考古学,2004年8月获哲学博士。 2004.9~2006.10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高星研究员。 2006年11月~2015年11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任教。 2015年11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任教

研究领域

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石器分析、遗址过程、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考古教育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5年 陈胜前、李彬森:《<小工具,大思考>的再思考》,《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上半年刊(第16辑)。 陈胜前、李彬森:《作为科学的考古学》,《东南文化》2015年第2期。 陈胜前:《考古学研究的“透物见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陈胜前:《寻找中国的古典考古》,《大众考古》2015年第3期 杨宽、陈胜前:《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遗址出土兴隆洼文化石铲的功能研究》,《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 陈胜前:《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研究范式的问题》,《北方民族考古》,2015年。 陈胜前:《中国考古学的创新问题》,《南方文物》,2015(2):31-38。 陈继玲、陈胜前:《查海遗址陶器风格研究的功能视角》,《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18辑 2016年 Shengqian Chen, Weiju Chen: A chain of tool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icks of Qinling Region.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400: 93-99, 2016。 陈胜前、杨宽、李彬森、朱永刚、吉平:《哈民忙哈遗址石器工具研究》,《人类学学报》,2016年4期。 陈胜前:《考古遗址学——考古信息的嬗变与传递研究》,《南方文物》2016(2) 陈胜前:《中国文明的经济基础溯源》,《读书》2016(10) 陈胜前:《旧石器时代的文凭》,《大众考古》,2016年第12期 陈继玲、陈胜前:《史前艺术研究方法新探》,《东南文化》,2016年第3期 董哲、杨宽、陈胜前、王立新:《赤峰大山前遗址第1地点夏家店下层文化梭形石刀的使用方式》,《考古》,2016年3期。 2017年 Shengqian Chen, Pei-lin Yu: Variations in the Upper Paleolithic adaptations of North China: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nset of food producti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9: 1-12, 2017. Shengqian Chen, Pei-lin Yu: Early “Neolithic” of China: variation 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73: 149-180, 2017. Shengqian Chen, Pei-lin Yu: Intensified foraging and roots of farming in China.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73: 381-412, 2017. Shengqian Chen: Modeling agricultural origins.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Archaeology, Ethnography and History of Siberia, pp.97-105. Materials of te Internationa l Scientific Conference Krasnoyarsk, September 27-30, 2017。 陈胜前:《考古学家的演化》,《大众考古》,第4期。 陈胜前、卢立群、杨宽:《工具生产链:秦岭地区手镐的实验考古学研究》,《砥砺集:丁村遗址发现60周年纪念文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三晋出版社,2017。 2018年 陈胜前:《学习考古》,三联书店。 陈胜前:《思考考古》,三联书店。 陈胜前:《文化历史考古的理论反思:中国考古学的视角》。《考古》2018年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全文转载 陈胜前:《互联网+时代的家乡博物馆》,《人民论坛》2018年第21期 陈胜前:《与时偕行构建中国考古学理论》,《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11版。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2019年第1期转载。 2019年 陈胜前:《人之追问》,三联书店。 陈胜前:《小工具的大思考》(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年9月。 陈胜前:《与时偕行构建中国考古学理论》,《历史学文摘》,2019年第1期。 陈胜前:《中国考古学的范式与范式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历史与社会(文摘)转载,2019年第2期。 陈胜前:《为什么夏是一个问题:知识生产的背景和考古学的边界》,《读书》2019年第2期。 陈胜前:《农业体系支持中国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21日。 陈胜前:《考古学家的洞察力》,《北京晚报》2019年7月9日,33版。 陈胜前:《应从遗址废弃过程考察遗物的集中保存现象》,《中国文物报》2019年11月29日,第7版。 陈胜前:《回首农业时代》,《读书》2019年12期。 陈胜前、叶灿阳:《细石叶工业起源的理论反思》,《人类学学报》2019年第4期 徐紫瑾、陈胜前:《上山文化居址流动性分析:早期农业形态研究》,《南方文物》,2019第4期。 陈国鹏、陈胜前:《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橡子利用:一个民族史志的视角》,《北方民族考古》,2019年第7辑。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