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晨光

个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所副所长。江西南昌人,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5.02-2016.03,杜克大学(美国) 访问学者。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出版专著 [1] 《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主持和参与课题 [1]基础设施、城市层级与大都市带城市群最优城市规模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6BJL123),主持 [2]大都市带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与最优城市规模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A790021),主持 [3]企业国际化、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浙江制造企业国际化视角的研究,浙江省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C25012),主持 [4]房地产市场超垄断特性与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课题(项目编号:14XH011),主持 [5]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FJL011),主持 [6]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JCJJ01Z),主持 [7]新时期浙江产业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国际经验与赶超视角的分析,浙江省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C25051),主持 [8]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动力与特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90058),主持 [9]产业集聚与政府影响力——基于集聚经济圈的分析(项目编号:Y201018594),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主持 [10]外来农民工定居与浙江城市产业分工布局调整(项目编号:R2010107072),事业单位横向课题,主持 [11]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效应与演化——基于集聚经济圈的分析,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金项目,主持 [12]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战略空间的选择研究”,参与 [13]浙江省统计局第一次经济普查项目“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定位与发展”,参与 科研获奖 [1]201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2012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3]2011年浙江省经济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2008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个人荣誉 [1]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广东省优秀研究生)”,2005 [2]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2009 [3]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博士),2009 [4]浙江工业大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014 [5]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7 [6] 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8 培养学生 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包括中英合作项目研究生、MBA研究生)10多名  教授课程 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贸易、发展与增长》、《国际贸易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研究领域

企业国际化与创新、区域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产业经济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论经济学理论的普适研究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11期 [2]《最优城市规模研究:文献综述》,《经济学家》,2017年第9期 [3]《OFDI 强度、研发强度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经营绩效 ——基于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视角的研究》,《经济学家》,2016年第4期,该文被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9期转载 [4]《市场超垄断特性与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中国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学家》,2015年第2期 [5]《城市群人口集聚梯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长三角地区与日本、韩国的比较》,《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1期,该文被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7期,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2015年第3期转载 [6]《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点轴增长与收敛——以长三角为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学家》,2013年第6期,该文被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11期转载 [7]《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基于转型升级与国际比较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5期,该文被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转载 [8]《要素优势与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一个双重分工的分析框架》,《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9]《集聚经济圈集群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条件——基于集聚经济圈的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5期 [10]《“有为政府”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一个基于长三角集聚经济圈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11年第2期 [11]《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家》,2011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11年第10期转载 [12]《集聚经济圈集群产业的扩散与转型——基于多元化产业结构演化视角的分析》,《经济学家》,2010年第7期 [13]《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三角次区域为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6期 [14]《浙江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与思路——基于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的分析》,《统计研究》,2008年第6期 [15]《长三角基础设施投资与FDI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时间趋势设定下的VECM分析框架》,《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11期 [16] 《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一个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第11期转载

学术兼职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金融工程学会理事; 兼任全国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以及《经济学家》、《南方经济》、《国际经贸探索》等杂志匿名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