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辛允星

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姓名:辛允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2年7月 最后学历:研究生 开设课程:《中西文化比较》《社会科学导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政治社会学》等。 主持的代表性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一般项目《中国乡村社会的正义观念及其实践表达》,编号:17BSH053。 2.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基层民众的“社会发展观”研究》,编号:14YJC840036。 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教材: 《灾后重建的“发展”映像》,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

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政治社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农村社会精英与新乡村治理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捆绑式发展与隐喻型政治:对汶川地震灾区平坝羌寨的案例研究》,《社会》,2013年第3期。 3.《羌族下山的行动逻辑— 一种身份认同视角下的生存策略选择》,《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4期。 4.《村干部的“赢利”空间研究——以鲁西南X村为例》,《社会学评论》,2016年第2期。 5.《心理区隔化与现代人格的非整体呈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6.《“发展”是如何被接纳的——羌族村落社会的“观念史”》,《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7.《新文化运动中“激进主义”的两个面相》,《战略与管理》,2015年第4辑。 8.《说客型组织的行动逻辑——中国工会角色研究述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 9.《权力离散与权威虚拟:中国乡村“整合政治”的困境》,《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10.《否定的逻辑:汶川地震灾区民众的情感认知冲突及其转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1.《发展的解构学及其困境——与《遭遇发展》的反思性对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2.《理想主义的三个类型》,《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8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