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唐征宇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84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同年获教育学士学位;1987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教科所,同年获教育硕士学位,师从吴福元先生;1997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同年获教育博士学位,师从杨治良先生。 工作简历 1987年7月硕士毕业分配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后并入体育与健康学院),长期从事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及5项校级课题,全程参与了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的有关教改工作。 主讲过的本科生课程:《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教育学》;主讲过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体育心理学原理与方法》、《运动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术前沿》。 现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教学 社会体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 唐征宇.理工科研究生人格特征的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5):47-50. 唐征宇.浅谈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J].心理科学,1997,20(3):276-278. 唐征宇.国外知觉——运动领域内隐记忆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1998,21(1):67-70. 唐征宇.启动效应与技能学习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6):502-505,575. 唐征宇.体育运动与攻击性[J].体育科研,1999,20(1):38-40. 唐征宇.体育运动态度对体育活动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1999,(4):29-32. 唐征宇、黄斐.师范大学体育学系学生入学动机与专业思想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6):88-90. 唐征宇.自尊、自信、自我有效感与体育运动[J].体育学刊,2000,(1):104-106. 唐征宇.试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23(3 ):370-371. 唐征宇.有关锻炼与减低抑郁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科研,2000,21(3):46-49. 唐征宇.试论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攻击性行为[J].四川体育科学,2000,9(3):38-40. 唐征宇、马妍.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研究,提高残疾学生身心健康水平[J].体育科研,2001,22(1):27-29. 论自我谈话技术在应激控制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55-58. 唐征宇.从建构主义的观点论个案研究在运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1-2,5. 唐征宇.当代运动心理学发展述评[J].2004,22(2):53-57. 唐征宇.技能学习与重复启动基本机制问题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4,27(5):1272-1274. 唐征宇.利用认知技术有效地克服体育运动中的应激现象[J].四川体育科学,2005,1,40-42. 唐征宇.体育运动对残疾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141-143. 唐征宇.关于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1):6- 9. 唐征宇.美国全纳娱乐活动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残疾人 2008,(1):26-27. 以非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 祝蓓里、唐征宇、林平、方兴初.我国健将级运动员的智力状况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 1991,(4):4-11. 祝蓓里、唐征宇、林平、睦建华.优秀少年(男)足球运动员心理特征模式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 1993,(4):24-29. 祝蓓里、季浏、唐征宇.运用CSAI-2问卷对上海市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焦虑和状态自信心的研究[J].体育科研 1997,18(2):5-8,15. 孙小伟 唐征宇体育锻炼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综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89-9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