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小凤

个人简介

湖南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理事。 教育背景 2008-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广播电视语体研究方向,导师李佐丰教授。 2002-2005年,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修辞学研究方向,导师曾毅平教授。 工作经历 2005年7月至今,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任教。2008年晋升为讲师,2015年晋升为副教授。 2013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参与课题 1. 主持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有声语言的人际功能及语体策略研究——以电视语言为视角”(13YJC740047)。(已结项) 2. 主持汉办2017年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海外本土汉语教师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研究”(HGJ201723),2018年4月立项。(在研) 3. 主持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电视语言中语气词的人际功能与选择倾向研究”(12612802)。(已结项) 4. 参与2017年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招标项目《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修订(侨文函[2017]354号)。(在研) 5. 参与国务院侨办委托项目《中文》(澳大利亚高中版)教材编写,2014年5月立项。(已结项) 6. 参与暨南大学第二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华文趣味教学法,2016年5月立项。(已结项) 7. 参与暨南大学全球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2012年立项。(已结项) 8. 参与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辞格语料库建设研究”(11BYY090)。(已结项,主持人曾毅平教授) 9. 参与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我国有声媒体语言资源的开发与播音主持的创新”的子项目“广播电视语体与视听新媒体语言研究”(21103010104)。(已结项,主持人侯敏教授、李晓华教授、赵雪教授、李佐丰教授等) 主要著作 1.《电视语体阶列研究》(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5月。(独著) 2.《华语修辞》(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合作) 3.《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合作) 学术会议 1.第二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宣读论文《词语的语用对比及留学生的语用习得》,2012年8月10-13日,台北教育大学(台北)。 2.首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宣读论文《试析电视语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2011年8月15-17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 3.第五届语体与语言风格学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电视语体与口语、书面语体的关系再探》,2009年8月18-22日,烟台大学(烟台)。 4.中国修辞学会2009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从裤类词语看网络社区的语言审美观》,2009年6月10-14日,暨南大学(广州)。 5.第四届语体与语言风格学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中特指问的差异》,2008年5月16-18日,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无锡)。 6.第三届语体与语言风格学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报道语体中设问句的功能与形式表征》,2006年11月13-14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

研究领域

修辞学、语体学、电视语言、华文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东南亚华文教材使用状况调查及当地化探讨》,《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第5期。 2.《有声语言实现人际功能的语体策略》,《现代传播》2015年第4期。 3.《语言缠绕:一种修辞现象》,《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3期。 4.《语气词:调节交际距离的人际手段——电视有声语言的显性特征》,《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5. 《“语言缠绕”的修辞解析——兼论一种新的辞格》,《南方语言学》(第六辑),2014年5月。 6. 《词语的语用对比及留学生的语用习得》,《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1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7. 《电视语体电声的特征探析》,《语体风格研究和语言运用》,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8. 《试析电视语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两岸华文教师论坛文集》(第1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9. 《试论屏幕语体描写范式的建构》,《修辞学论文集》(第13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12 月。 10. 《从“裤”类词语看网络社区的语言审美观》,《语文学刊》2011年第5期。 11. 《报道语体中设问句的功能与形式表征》,《语文学刊》2011年第2期。 12. 《从词汇密度看电视语体的阶列》,《现代传播》2010年第12期。 13.《报道语体与艺术语体中特指问的差异》,《修辞学习》(现为《当代修辞学》)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 14.《报道语体与文艺语体疑问句的分布差异》,《汉语学习》2006年第5期(第二作者)。 15.《形容词重叠式状语后面“地”字使用的制约因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现为《华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 16.《辞格研究的新收获——徐国珍<仿拟研究>评介》,《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17.《从幼儿修辞看其心理的社会化过程》,《修辞学习》(现为《当代修辞学》)2004年第1期。

学术兼职

中国修辞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