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金桥

个人简介

张金桥,男,湖北荆州人,博士 职称,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92年6月,毕业于长江大学物理系; 1999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年博士毕业后一直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工作。 参与课题 主持:    1.2003-2004年度暨南大学引进人才项目《印尼留学生汉语句子阅读的认知心理研究》。(已完成)   2.教育部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认知心理加工机制的实验研究》,批准号05JC740041。(已完成)   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句子阅读过程中句法和语义作用的认知心理机制》,批准号08SXQ002。(已完成)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句子产生与表达的认知加工机制的实验研究》,批准号09YJA740053。(已结项)。       参加: 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中文阅读中时间信息动态加工特点与心理表征模型的构建研究》,批准号(BBA080162)。(已完成)    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汉语阅读过程中基于时间组织的情景模型建构与提取的实验研究》,批准号EBB010854。(已完成)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青年专项基金项目《汉语阅读迁移中字词表征模式的实验研究》,批准号01JDXLX003。(已完成) 主要著作 1.《教育心理学》,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年,合作。 2.《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广东高教出版社,2004年,合作。 3.《大学生心理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合作。 4.《婴幼儿语言机能发展研究》,广东高教出版社,2005年,合作。 5.《汉语句子阅读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独著。 6.《汉语阅读与习得的认知心理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独著。 获奖情况 1.暨南大学2009年度科研先进 2.暨南大学201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领域

二语习得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华文教学与研究(核心期刊),2013年第2期。 (2)重复启动条件下汉英双语者英语复合词的词汇通达机制,心理与行为研究(核心期刊),2013年第4期。 (3)《汉语成语产生中的语法结构启动效应》,《心理科学》(权威期刊),2012年第4期。 (4)《印尼留学生汉语句子产生中跨语言句法启动》,《心理与行为研究》(核心期刊),2012年第4期。 (5)《中级水平留学生言语产生中汉语个体量词的通达机制》,《华文教学与研究》(核心期刊),2012年第2期。 (6)《汉语双字复合词识别中语义、词类和构词法信息的激活》,《心理科学》(权威期刊),2011年第1期。 (7)《影响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理解的三个因素》,《语言文字应用》(权威期刊),2010年第2期。 (8)《韩国、印尼留学生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的激活》,《心理学探新》(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 (9)《重复启动条件下汉语联合式合成词的词汇通达机制》,《语言文字应用》(权威期刊),2009年第3期。 (10)《含原因状语从句的英语复合句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华南师大学报》(核心期刊),2009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心理学》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11)《不同年级留学生汉语词义习得特点的实验研究》,《汉语学习》(核心期刊),2009年第4期。   (12)《汉语空间关系简单句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3)《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语言文字应用》(权威期刊),2008年第2期。   (14)《句子语境在外国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华南师大学报》(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   (15)《汉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效果的比较——以词表背诵法和文本阅读法为例》,《汉语学习》(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6)《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中的笔画数效应、词频效应和词素频率效应》,《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7)《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 (18)《不同母语背景留学生汉语阅读中字音、字形作用的特点》,《华南师大学报》(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 (19)《印尼留学生汉语主动句被动句命题表征项目顺序》,《心理学探新》(核心期刊),2006年第2期。 (20)《汉语主动句、被动句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心理学报》(权威期刊),2006年第3期。 (21)《印尼语主动句被动句的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第1期。 (22)《影响留学生听“长段对话或讲话”的两个因素》,《语言文字应用》(权威期刊),2006年第1期。 (23)《幼儿期书面语言习得对后期发展的影响研究》,《学前教育研究》(核心期刊),2005年第9期。 (24)《幼儿书面语掌握特点的实验研究》,《学前教育研究》(核心期刊),2005年第8期。 (25)《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效果研究》,《学前教育研究》(核心期刊),2005年6期。 (26)《词形、词义因素在留学生汉语词汇选择判断中的作用》,《世界汉语教学》(权威期刊),2005年第2期。 (27)《论高校教师教学元认知能力及其培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 (28)《汉语假设条件复句的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研究》,《心理科学》(权威期刊),2005年第1期。 (29)《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现代教育论丛》(核心期刊),2004年第3期。 (30)《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1)《汉语转折复句的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研究》,《心理学探新》(核心期刊),2004年第4期 (32)《汉语无关联词因果复句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研究》,《应用心理学》(核心期刊)2004年第3期 (33)《汉语因果复句命题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核心期刊),2003年第4期 (34)《西方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5)《不同阅读水平对组织策略迁移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年第2期。 (36)《文本阅读过程中组织策略迁移的研究》,《心理科学》(权威期刊),2001年第6期。 (37)《文章主题论述长度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权威期刊),2001年第1期。 (38)《文章结构因素对问题解决迁移影响的研究》,《心理学探新》(核心期刊),2001年第2期。 (39)《国外复杂问题解决(CPS)研究综述》,《心理学动态》(核心期刊),2001年第1期。 (40)《结构与内容因素对阅读保持迁移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权威期刊),2000年第5期 。 (41)《结构因素对阅读保持影响的研究》,《应用心理学》(核心期刊),2000年第1期。 (42)《内容因素对文章结构映射迁移效果的研究》,《心理科学》(权威期刊),1999年第6期。 (43)《文章阅读对写作的结构映射迁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核心期刊),1999年第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