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成华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80.09~1984.07,在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读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4.07~1989.08,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一中(省示范重点中学)任教; 1989.09~1992.07,在安徽师范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2.07~1997.01,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其间,1994年7月~8月,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研讨班”研修,结业; 1997.02~1998.10,在山东大学(威海)马列部工作,任哲学教研室主任; 1998.11~2013.03,在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思想理论课教研部) 工作,2006年被校学术委员会评定为校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院(部) 学术委员会委员。其间,2004年2月~2005年5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并修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主干课程。2004年8月,出席了在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哲学大会”。2012年5月8日~5月29日,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参加“2012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研修,结业; 2013.04~现在, 在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其间,2015年10月12日~10月24日,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参加“2015年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研修,结业。 主讲课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承担的主要项目 主持的主要项目: 1.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探释” 2.2006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马克思批判观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 3.2011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现代化进程中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 4.2011年度上海仙露实业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现代仓储式酒类专卖店运营模式的研究与开发”,横向课题,资助经费15万元 5.2014年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项目:“批判、发现与构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探究” 参与的主要项目: 1.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经典作家关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一般原理的基本观点研究”(2004—2005年在人大访学期间,参与导师郭湛教授所主持的课题) 2.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学说的人本主题及其当代中国意义研究” 3.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世界历史性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007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 5.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性与世界历史性关系研究” 6.2004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创造性思维与个体认识” 7.2009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形上与形下的结合:论冯友兰新理学‘境界’的可能” 学术获奖 论文《作为大学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刍议》,获安徽工程大学2003年度思政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批判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统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4年第1期,《新华文摘》要目辑览收录 2.《辩证逻辑:黑格尔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96年第6期,《新华文摘》要目辑览收录 3.《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意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0期转载 5.《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孕育、生成及启示》,《哲学动态》2008年第5期 6.《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向度诠解》,《齐鲁学刊》2011年第1期 7.《马克思批判思想的历史演进》,《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8.《从资本现代性到社会现代性——基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视域》,《学术论坛》2011年第8期 9.《何谓哲学的批判——诠说哲学的批判概念之涵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0.《哲学批判概念阐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1.《构建一种新的哲学文化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5年第11期 12.《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从卢卡奇到哈贝马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3.《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刍议》,《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论析》,《黄海学术论坛》第5辑(2005年4月)(山东大学(威海)主办,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6.《全球不平等的原因、后果及其消除路径——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性思想的考察》,《桂海论丛》2015年第3期 17.《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困惑、成因及其对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