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公羽

个人简介

主要学历: 1984.09-1988.07 华中理工大学 激光专业 学士 1995.09-1998.03 长春光机学院 光学专业 硕士 主要学术经历: 1988-1998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8-2000 长春邮电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00-至今 吉林大学 高级工程师 参加过的主要科研项目: 1、光子晶体非线性光开关特性的研究,2005039,市科学技术局国际合作处 2、光子晶体微谐振腔的理论研究与性能分析,2007114,市科学技术局国际合作处 3、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放大器,20070522,省科技厅基础处 4、通信用高功率低噪音可调谐单频光纤激光发射源研制,20070330,省科技厅高新处 5、新型波长可调谐单频光纤激光器研制 ,2005053,市科技局高新处 6、用于低阈值激光器中的二维光子晶体微谐振腔特性分析与模拟(2009GH12),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计划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魏敬波,胡贵军,杜洋,李公羽,李莉.全光增益控制高功率光纤放大器[J].光学学报,2013,07:72-77. [2]何子龙,李公羽,王建,刘一宁,张乐,谢菲.最小光通信实验系统研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7:64-65+76. [3]李晓光,胡贵军,李公羽,花景田,张鹏.Er/Yb共掺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自激振荡[J].光电子.激光,2010,06:841-844. [4]李公羽,李志军,王长青.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4-125. [5]刁国影,胡贵军,李公羽,崔云鹏.ICA在模式群分集复用系统输出信号分离中的应用[J].通信学报,2010,09:118-121+130. [6]李公羽,李志军,岳振贵.光通信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7:156-157. [7]冯金顺,何晓东,李公羽,胡贵军,王媛媛.光通信窗口的光子晶体光开关特性[J].光通信技术,2007,05:24-26. [8]邓青,胡贵军,李公羽,谢伟,史新亮.2DPSK光纤通信系统的误码特性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7,04:561-563+567. [9]谢伟,胡贵军,李公羽,邓青,史新亮.Turbo码的Simulink建模及性能测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05:495-499. [10]李公羽,刘大力.倾斜式变周期表面波声光偏转器的研制[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2000,01:23-2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