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钱志鸿

个人简介

主要学历: 1997.08-2001.06 吉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博士 1988.09-1991.01 吉林工业大学 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 硕士 1978.09-1982.08 空军工程大学(西安)无线电通信专业 学士 主要学术经历: 1982年至1997年,受聘于空军航空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助教、讲师。1997年9月被原吉林工业大学聘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副教授。2001年9月在美国马塞诸塞大学(Umass)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检测技术的合作研究。2004年12月晋升为吉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教授。2005年1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U of Texas) 从事近程无线网络通信理论及技术的合作研究,同年12月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 继续相关理论及技术的合作研究。2005年9月被聘为吉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 承担的教学任务及授课对象: 通信与网络理论(英) -博士生 通信网QoS理论基础(英)-博士生 现代数字通信原理(英) -硕士生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硕士生 数字通信原理 -本科生 通信新技术教授讲座 -本科生 培养研究生情况: 近年来,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过百人,其中19人在读(包括7位博士研究生)。 承担过的主要科研项目: 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负载均衡与上下文感知的D2D网络接入策略研究,2018/01-2021/12,负责人 2.吉林省省校共建计划专项项目(前沿科技引导类),面向未来大规模网络的接入技术研究,2017/09-2020/08,负责人 3.长春市“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互联网+”的全程工业制造模式微培箱,2016/07-2018/12,负责人 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大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科技创新中心,2016/01-2018/12,负责人 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物联网动态交通流信息路由选择与修复机制研究,2015/01-2017/12,负责人 6.长春市科学技术局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基于无线测量的位置智能感知及显示系统,2014/12-2016/12,负责人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大规模物联网的路由策略与优化模型研究,2014/01-2017/12,负责人 8.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云物联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2014/01-2016/12,负责人 9.长春市科学技术局物联网重大科技专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2012/01-2013/12,负责人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跨层时钟同步的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协同定位研究,2011/01-2013/12,负责人 近5年获得的科技奖励: 物联网定位与识别系统中的信息采集及传输,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No.2015J1G007),负责人

研究领域

无线网络与通信系统的研究,含基于物联网(IOT)、D2D(Device-to-Device)、802.11(WiFi)、蓝牙、以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和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包括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的路由、QoS、节能、无线定位、移动计算、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A bit arbitration tree anti-collision protocol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17, 13(11): 1-10. 2.离散度WKNN位置指纹Wi-Fi定位算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49(5):94-99. 3.基于网络连通性的移动锚节点定位算法. 通信学报,2017,38(4):149-157. 4.Identifying the Unknown Tags in a Large RFID System, China Communications, 2017, 14(1):135-145. 5.基于核函数特征提取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通信学报,2017,38(1):158-167. 6.Fast Unknown Tag Identification in Large-Scale RFID Systems. 6th IEEE/C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ICCC2017), 22-24 October 2017-Qingdao, China. 7.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for WSNs. 6th IEEE/C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ICCC2017), 22-24 October 2017-Qingdao, China. 8.A Fast DODAG Format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Trickle Algorithm With The RPL Routing Protocol.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ignal Processing and Networking (WiSPNET2017), Chennai-603110, India, March 22-24, 2017. 9.基于马尔可夫决策模型的异构无线网络切换选择算法. 物理学报, 2016.12,65(23): 934-940. 10..基于连续时隙预测的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 电子学报, 2016, 44(9): 2081-2086. 11.Beacon deployment strategy for guaranteed 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reless Networks, Aug., 2016, 22(6):1947-1959. 12.面向5G通信网的D2D技术综述. 通信学报,2016,37(7): 1-14. 13.无线网络定位综述. 计算机学报,2016, 39(6): 1237-12356. 14.基于负载均衡的M2M网络多径路由算法.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46(3): 934-940 15.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序列相关性的数据压缩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 38(3): 713-719 16.蓝牙微微网内多优先级业务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46(1): 284-289 17.基于分组机制的位仲裁查询树防碰撞算法. 通信学报,2016,37(1): 123-129 18.Modified Multipath Upward Routesto Improve DODAG Discovery Performance in RPL-based LLNs.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December 2015,117 (SI): 7-7 19.一种基于误差距离加权与跳段算法选择的遗传优化DV-Hop定位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37(10): 2418-2423 20.Synchroniz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of OFDM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Preamble Design and Phase Rotation. China Communications,2015,12(9):122-132. 21.基于强化学习的IEEE802.15.4网络区分服务策略. 通信学报,2015,36(8):171-181. 22.改进的树型结构RFID防碰撞算法. 通信学报,2015,36(7):129-137. 23.IR-UWB系统中基于归一化门限的TOA估计.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38(4):19-23. 24.The Accuracy Analysis and Boundary Finding Algorithm of Range-Free Localization. Indoor Positioning and Indoor Navigation(IPIN 2015), Banff, Canada, October 13-16, 2015. 25.An overview of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China Communications, 2014, 11(11): 44-59. 26.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边定位的聚类分析改进算法. 电子学报, 2014, 42(8): 1601-1607. 27.An Adaptive Tag Anti-Collision Protocol in RFID Wireless Systems. China Communications, 2014, 11(7): 117-127. 28.基于平均场均衡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4, 35(4): 504-509. 29.基于双通信半径的传感器网络DV-Hop定位算法.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 44(2): 502-507. 30.A Non-Line-of-Sight Mitigation Localization Algorithm for Sensor Networks Using Clustering Analysis. 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4,40(2):433-442. 31.An Efficient Hop Count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February 2014, 11(1): 93-99. 32.基于跳距修正粒子群优化的WSN定位算法. 通信学报,2013,34(9):105-114 33.基于IEEE802.15.4的改进型隐藏节点冲突避免策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3(3):776-780 34.A Uniqueness Guarantee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 for MB-OFDM Based UWB Systems.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3, 22(CJE-1): 141-145

学术兼职

吉林省大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科技创新中心主任 吉林省通信学会理事 《通信学报》编委会委员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会委员 《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编委会委员 《电子学报》编委会委员 《China Communications》(SCI)编委会委员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SCI)编委会委员。 近5年,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大会,担任大会主席,包括:任2013系统工程与计算机仿真国际会议(SECS-2013)程序委员会主席,2013信息技术与应用国际会议(ITA2013)大会主席,2014人工智能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AICE2014)大会主席,2015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国际会议(CSA2015)大会主席,2015计算机科学与机械自动化国际会议(CSMA 2015)大会主席,2015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CNIS 2015)大会主席,2016计算机工程和信息系统国际会议(CEIS2016),第二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ICNISC2016)大会主席,2017无线通信、网络及应用国际会议(WCNA 2017)大会主席,第三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ICNISC2017)大会主席。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