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董秀良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现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务管理系主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研究方向为金融与财务决策,金融计量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软科学》、《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社科版)、《经济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权威、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级社科基金、省级软科学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十余项。曾获第八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教育经历: 2005年1月-2008年4月吉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2005年8月-2006年6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1999年9月-2003年6月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经济学博士 1992年9月-1995年6月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理学硕士 工作经历: 2000.04-2004.01:吉林大学商学院财务系,讲师。 2004.01-2010.11:华侨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院 副教授 教授(破格晋升)(国家重点学科) 2010.12-至今: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教授/博导,历任财务管理系副主任、书记,现为系主任。 主讲课程: 计量经济学;统计学; 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 投资银行学;公司金融; 中级宏观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前沿专题; 会计学前沿专题 承担的科研项目: 1、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吉林省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80418021FG,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石油价格冲击下的国际粮食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与政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71373100,项目负责人。 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企业跨境交叉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207,第二负责人。 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积极财政政策、价格水平决定与通货膨胀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041,项目负责人。 5、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0694,项目负责人。 6、吉林大学种子基金:“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交叉上市与投资者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1ZZ021,项目负责人。 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0AJL004,第二负责人。 8、福建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我国财政支出的动态、非均衡增长效应与通货膨胀风险研究”,项目编号:2009B064,项目负责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传统技术体系冲击机理及耦合模型研究”,项目编号:71273113,第二负责人。 10、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与我国A股定价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7FJRC06,项目负责人。 11、福建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我国IPO定价合理性、抑价原因与定价制度改革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06B068,项目负责人。

研究领域

金融与财务决策 计量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董秀良,张婷,关云鹏:沪港通制度改善了我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吗?《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4期,2018年。 2、董秀良,张婷,关云鹏:制度变迁降低市场分割程度了吗?—基于沪港通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第5期,2018年。 3、董秀良,张婷,孙佳辉:中国企业跨境交叉上市改善了公司治理水平吗?——基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实证检验,《中国软科学》,第9期,2016年。 4、董秀良,帅雯君:中国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FTPL视角,《统计研究》,第3期,2013年。 5、董秀良,帅雯君,赵智丽: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粮食价格影响的动态效应——基于STCC-MGARCH和DSTCC-MGARCH模型的实证检验,《中国软科学》, 第10期,2014年。 6、赵智丽,董秀良:企业碳资产管理财务核算问题研究,《科学决策》,第7期,2014年。 7、赵树宽,董秀良:中国企业逆向跨境交叉上市对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学习与探索》,第12期,2014年。 8、董秀良,吴仁水,张婷:通货膨胀率与股票收益率关系—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再检验,《数理统计与管理》,第1期,2013年。 9、王爱群,董秀良:国债融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中国软科学》,第9期,2013年。 10、董秀良,胡淳,潘丽凤:基于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的财政政策通胀效应,《科学决策》,第5期,2013年。 11、帅雯君,董秀良,胡淳:我国财政政策挤出挤入效应的动态时间路径分析,《财经研究》,第9期,2013年,(通讯作者)。 12、董秀良,张婷,杨巍: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首发融资定价研究,《中国软科学》,第7期,2012年。 13、丁岚,董秀良: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交叉上市动因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2010年。 14、董秀良,漆柱:我国财政政策的区域非均衡效应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6期,2011年。 15、董秀良,曹凤岐:交叉上市、股价反应与投资者预期—基于H股回归A股的经验研究,《财贸经济》,第8期,2009年。 16、董秀良,曹凤岐:基于马尔科夫模转换型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与财富效应研究,《经济管理》,第12期,2009年。 17、董秀良,曹凤岐: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基于多元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第6期,2009年。 18、董秀良,龙会学:我国海外上市企业国内融资与投资者保护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3期,2009年。 19、董秀良,吴仁水:股票交叉上市与价格发现——来自中国“A+H”股的经验证据,《数理统计与管理》,第6期,2008年。 20、董秀良,吴仁水:基于DCC-MGARCH模型的中国A、B股市场相关性及其理论解释,《中国软科学》,第7期,2008年。 21、董秀良,吴仁水:交易量适合作为股价波动信息的代理变量吗—来自中国沪深股市的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期,2008年。 22、董秀良,吴仁水:金融市场风险传染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经济学动态》,第9期,2007年。 23、董秀良,薛丰慧:中国股市首次发行溢价原因的实证研究,《税务与经济》,第4期, 2008年。 24、董秀良,吴仁水:股票交叉上市与价格发现—来自中国“A+H”股的经验证据,《数理统计与管理》,第6期,2008年。 25、董秀良,薛丰慧:我国IPO定价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2008年。 26、董秀良,张屹山:国内外原油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多元分析,《中国软科学》,第12期,2006年。 27、曹凤岐,董秀良: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第6期,2006年。 28、黄静,董秀良:证券分析师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准确性实证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第6期,2006年。 29、董秀良,薛丰慧,吴仁水: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研究》,第5期,2006年。 30、董秀良,薛丰慧,唐亮:股价信息、价格运动特征与资源配置效率,《税务与经济》,第4期,2006年。 31、Lv Wendong,Dong Xiuliang,Wu Renshui:“The Performance of Stock-for-Stock Acquisi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s Capital Market”,ICIC Express Letters,2010, April, Vol.4, No.2。 32、董秀良,郝淑媛:我国财政政策冲击的动态效应分析,《当代经济研究》,第9期, 2005年。 33、董秀良,薛丰慧:股权结构、股东行为与核心代理问题研究,《经济评论》,第4期,2003年。 34、董秀良,高飞:股票发行定价制度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当代财经》,第5期, 2002年。 35、董秀良,厉格非:股东投票制度的比较分析与借鉴,《税务与经济》,第2期,2002年。 36、董秀良,高飞: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问题与对策,《当代经济研究》,第3期,2002年。 37、丁志国,董秀良:国有股流通的意义所在,《当代经济研究》,第10期,2001年。 38、董秀良,李向前,丁志国,周佰成:公司控制权、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经济纵横》,第8期,2001年。 39、董秀良: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所有权安排与治理结构,《当代经济研究》,第5期,2001年。

学术兼职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怀集登云汽配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