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俊秋

个人简介

张俊秋,男,工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首批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阶段)获得者,吉林大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长春市技术创新标兵,现任吉林大学吉林省地面机械仿生技术与仿生功能材料中试基地副主任/吉林省工程仿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1年7月,获吉林大学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1年10月,进入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功能仿生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导师王慧远教授。2013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5月,入选首批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阶段),同年6月被列为吉林大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2016年9月,入选长春市技术创新标兵。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系,访学学者。2018年9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9年9月晋升为教授。 从硕士研究生阶段起师从韩志武教授,从事机械仿生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项目19项,部省级以上项目14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件,已授权8件。相关研究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scale、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Langmuir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0余篇,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4篇。获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系统研究了蝎子背部抗冲蚀功能和蝎子体表三种感受器的感知功能,发现了其作用机理和特征规律,建立了功能表面仿生模型,提出典型功能表面多元仿生综合设计原理和跨尺度集成制造技术。与导师共同完成的仿生抗冲蚀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科技、工业和航空界关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网站以基金要闻的形式专题评述,美国ACS News Service Weekly PressPac亮点评论,美国Scientific American、Air&Space、Science Daily、EurekAlert和英国The Economist等60余家国际科技杂志或科技网站专题评价。 获奖与荣誉称号: 2019年,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3):精密设备微振信号仿生超敏感知原理与关键技术 2018年,长春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排名第1):耐冲蚀功能表面仿生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016年,长春市职工技术创新标兵(独立获奖人) 2014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仿生抗冲蚀功能表面 2014年,吉林大学优秀博士后奖一等奖 (独立获奖人) 2014年,首批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阶段) 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2019-JCJQ-ZD-****,****装备的生物模本与仿生机理研究,2019.12-2023.12,在研,主持。 2.军委科技委,主题项目,19-163-12-ZT-004-*****,****的高灵敏度机理与仿生设计,2019.08-2021.07,在研,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675220,针对超低风速风力发电关键问题的蝎子蛊毛风电转换机理仿生研究,2017.01-2020.12,在研,主持。 4.军委科技委,培育项目,18-163-12-ZT-004-****,****及仿生共性关键技术,2018.10-2020.12,在研,主持。 5.军委科技委,培育项目,17-163-12-ZT-004-064-01,沙漠生物抗冲蚀及仿生共性关键技术,2017.07-2018.06,已结题,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51205161,基于沙漠蝎子振动感知机理的仿生超微传感构件的研究,2013.01-2015.12,已结题,主持。 7.教育部,新教师基金,20120061120051,沙漠蝎子振动感知机理及仿生,2013.01-2015.12,已结题,主持。 8.博士后科学基金委员会,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285,基于沙漠蝎子感知机理的新一代仿生结构功能器件研究,2014.07-2016.12,已结题,主持。 9.博士后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012M511345,气/固异相混合界面抗冲蚀仿生研究,2012.03-2014.03,已结题,主持。 10.吉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170101115,基于蝎子蛊毛风电转换机理的超低风速无桨叶风力发电器件的仿生研究,2017.01-2019.12,在研,主持。 11.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20130522066,典型沙漠生物抗冲蚀机理及仿生研究,2013.01-2015.12,结题,主持。 12.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90141,基于蝎子缝感受器振动感知机理的生命体征监测器件的仿生研究,2019.01-2020.12,在研,主持。 13.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440030031168,蝎子体表感受器的感知机理及仿生,2015.01-2016.12,已结题,主持。 14. 吉林省省校共建计划专项产业化示范类项目,SXGJSF2017-3,先进仿生功能材料关键技术-仿生抗冲蚀功能材料开发与运用,2017.09-2020.08,在研,主持 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张俊秋、王可军、韩志武、宋洪烈、陈道兵、牛士超、宋丽敏、尹维、叶军锋、候涛、刘力玮、冯强、姚金玲、胡璟婧,节肢动物缝感受器微振动感知能力检测装置,专利号:ZL 201410783777.x,授权日:2016-08-17. 2)张俊秋、韩志武、宋洪烈、陈道兵、王可军、牛士超、宋丽敏、尹维、叶军锋、候涛、刘力玮、冯强、姚金玲、胡璟婧,节肢动物蛊毛气体微流量感知在线测试系统,专利号:ZL 201410796236.0,授权日:2016-08-31. 3) 张俊秋、韩志武、陈道兵、宋洪烈、宋丽敏、侯涛、王可军、牛士超、尹维、叶军锋,基于蝎子蛊毛流量感知机理的气体微流量检测装置,专利号:ZL 201410479888.1,授权日:2017-09-26. 4)张俊秋、陈道兵、韩志武、王可军、宋洪烈、牛士超、侯涛、叶军锋、尹维、宋丽敏、杨明康、孙楚萍,一种立式摆动风力发电装置,专利号:ZL 201510777220.X,授权日:2017-11-24. 5) 张俊秋、王可军、韩志武、宋洪烈、陈道兵、牛士超、侯涛、叶军峰、尹维、宋丽敏、杨明康、孙楚萍,节肢动物微振动感受器结构的幅频响应特性在线检测装置,申请号:ZL 201510906232.8,授权日:2018-1-26. 6)张俊秋、陈思琪、陈道兵、陈文娜 、宋洪烈、刘林鹏、张卡、牛士超、韩志武、王慧远、穆正知、李博、朱斌,一种毛缝结合的仿生气体流速传感器,专利号:ZL201710141128.3,授权日:2019-05-31. 7)张俊秋、陈思琪、王可军、陈文娜、韩志武、陈道兵、刘林鹏、牛士超、宋洪烈、张卡、朱斌,一种裂纹应变式仿生传感器的可控制造方法,专利号:ZL201710472309.4, 授权日:2019-05-07. 8)张俊秋、韩志武、陈道兵、尹维、封海龙、刘庆平、牛士超、任露泉,活体沙漠生物体表抗冲蚀功能在线测试系统,专利号:ZL201310751272.0,授权日:2015-09-30.

研究领域

功能表面仿生,机械仿生,仿生传感,仿生防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Ke-jun WANG, Jun-qiu ZHANG, Hong-lie SONG, Yu-qiang FANG, Xiao-long WANG, Dao-bing CHEN, Lin-peng LIU, Shi-chao NIU, Zhong-wen YAO, Zhi-wu HAN* and lu-quan REN. Highly Efficient Mechanoelectrical Energy Conversion Based on the Near-Tip Stress Field of an Antifracture Slit Observed in Scorp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 29, 1807693. (SCI, IF= 15.621, 共同一作). 2) Z Han, L Liu, J Zhang*, Q Han, K Wang, H Song, Z Wang, Z Jiao, S Niu*, L Ren.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strain sensor with bio-inspired crack arrays. Nanoscale, 2018, 10(32): 15178-15186. (SCI, IF=6.97, 通信作者). 3) Song, Honglie、 Zhang, Junqiu、 Chen, Daobing、 Wang, Kejun、 Niu,shichao、 *Han, Zhiwu、 Ren, luquan, Superfast and high-sensitivity printable strain sensors with bioinspired micron-scale cracks, Nanoscale,2017,9 : 1166–1173. (SCI, IF=7.233). 4) Zhiwu Han, Zhengzhi Mu, Wei Yin, Wen Li, Shichao Niu*, Junqiu Zhang*, Luquan Ren. Biomimetic multifunctional surfaces inspired from animals. 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6, 234: 27-50. (SCI,IF=7.223, 通信作者). 5) Zhi-wu HAN, Jun-qiu ZHANG, Chao GE, Wen LI, Lu-quan REN. Erosion Resistance of Bionic Functional Surfaces Inspired from Desert Scorpions. Langmuir, 2012, 28(5): 2914-2921 (SCI, IF=4.268).

学术兼职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ISBE)创始会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磨损与表面技术专委会委员 《Current Applied Materials》 编辑委员会成员 《Innovations in Corrosion and Materials Science (ICMS)》 编辑委员会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