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世武

个人简介

学习简历 1990.07~1994.06 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本科 1994.07~1997.03 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硕士 1997.03~2000.06 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博士 2001.06~2003.08 吉林大学农机机械化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2004.03~2005.03 University of Waterloo(加拿大) 博士后/访问学者 2013.06~2005.09 University of Maryland(美国) 访问学者 工作简历 1997.03~2000.06 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助教 系副主任 2000.06~2001.09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讲师 系主任 2001.09~2006.09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副教授 副院长 2006.09~2008.12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教授 副院长 2008.12-至今 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教授/博导 副院长 获奖情况 1、2011年12月获得“第十一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 2、2011年11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3、2011年6月获第二届“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4、2010年6月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5、2010年5月获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6、2009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2008年研究成果“营运车辆运行性能检测与安全预警技术及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承担课题 1、科技部“863”目标导向项目“营运载货汽车安全性能检测与预警集成技术及装置”,负责人,2008.8~2011.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速公路路侧景观对驾驶员行为影响规律研究(50978116)”,负责人,2010.01~2012.12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公路景观对驾驶员行为影响规律研究”(NCET2009),负责人,2010.1~2012.12 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驾驶员视觉及生理特性的交通冲突刺激对驾驶行为影响规律研究”,负责人,2011.1~2013.12 5、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与预警系统”,负责人,2013.1~2015.12 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基于安全理念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研究”,负责人,2012.1~2014.12 7、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城市道路轻型车动态微观排放模型研究”,负责人,2007.1~2010.12 8、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文冠果生物柴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2012.1~2013.12 9、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项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体系研究”,负责人,2008.4~2010.12 专利 1、发明专利“载货汽车轮胎压力异常状态辨识方法”ZL201010592003.0,2013.1,第一 2、发明专利“载货汽车转向灯故障检测预警装置”ZL201110094347.3,2012.8,第一 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制动距离的载货汽车安全状态预警的方法”ZL201010510387.7,2012.3,第一 4、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偏载状态识别及监控预警系统”ZL200820073034.3,2009.10,第二

研究领域

交通环境与安全评价、车辆运输监控预警、车辆综合节能减排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Eruca SativaGars vegetable oil and motor, emissionsproperties,RENEWABLE ENERGY,2008(SCI IF=2.55)(一作) 2、Research on Monitoring andEarly-Warning Method of Tire Risk Status Based on Multi-Sensors DataFusion,SENSOR LETTERS,No.4,Vol.9,2011:1496-1500(SCI IF=0.60)(一作) 3、A Driver Fatigue Recognition ModelUsing Multiple Physiological Feature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Machine,Information Journal,2012.12(SCI IF=0.47)(一作) 4、A Bronsted-Lewis-surfatant-combinedheteropolyacid as an environmental benign catalyst for esterificationreaction,Catalysis Communications,Vol.20,2012:103-106(SCI IF=2.8)(通讯) 5、基于车路协同的动态车辆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一作) 6、高速公路路侧景观色彩对驾驶员心率指标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一作) 7、基于位移传感器的汽车超载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一作) 8、基于机动车排放的自适应信号控制模型,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1,(一作) 9、轮胎综合性能试验台惯性系统设计及试验分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学版),2011(一作) 10、An active driver fatigue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using multiple physiological features,Proceedings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 Science,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MEC 2011(一作) 11、Research and Implement of RemoteVehicle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Based on GPS/GPRS,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SCIENCE-ICEES 2011(一作) 12、A driver fatigue recognition model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Towards SustainableTransportation Systems -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s,ICCTP 2011(一作)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