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余 娜

个人简介

求学经历 1998年-2002年:厦门大学读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获学士学位。 2002年-2005年:厦门大学读研,专业:现当代文学,获硕士学位。 2008年-2012年:厦门大学读博,专业:文艺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任教于集美大学文学院 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 1.《文化转型的现代探寻——20世纪30年代的林语堂文学批评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独撰。 课题: 以下皆为本人主持项目: 1.《海洋文化视野中的闽台文化》,2015年度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时间:2015年- 2016年,项目批准号:2015B044。 2.《林语堂与30年代的现代文学批评》,2013年度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时间:2013年-2015年,项目批准号:JA13178S。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一)CSSCI论文: 1. 《“人的文学”的融合发展——论林语堂对现代文化人格的建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 2.《论现代化转型中的国民性观念:以林语堂为个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二)其他论文 1.《寻求人的文学:论林语堂的传记文学观》,《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2.《逼问与升华——论须一瓜小说的现实书写》,《名作欣赏》,2012.8。 3. 《论林语堂早期语言学研究与新文化运动》,《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电影“乡土意识”的演变》,《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5. 《新世纪诗歌的回归与融合——从“中间代”诗群“命名”现象谈起》,《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5。 6. 《迷茫的快乐 寂寞的清醒——论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的女性意识》,《名作欣赏》2010.2。 7. 《从<孩子的讲演>看萧红的抗战文学》,《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8. 《穿过落叶飘零的树林——解读穆旦的<智慧之歌>》,《名作欣赏》,2007.7。 9. 《人性,永久之痕》, 《出版广角》,2007.11。 10.《中间代:使命完成后的宿命》,《诗歌月刊》,2006.11。 11.《中间代:诗歌命名与社会潮流共谋的诗歌现实》,《诗歌月刊》,2006.7。 12.《命名的尴尬》,《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