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夏敏

个人简介

求学经历 1981年-1985年:西藏民族学院读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1995年:在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任教(助教、讲师) 1993年-1994年:在泰国清迈大学做访问学者(半年) 1995年—今:在集美大学文学院任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 1.《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与于乃昌合撰,23.6万字。 2.《红头巾下的村落之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本人独撰,15万字。 3.《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本人独撰,20万字。 4.《闽台民间文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版,本人独撰,20万字。 5.《明清中国与琉球文学关系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36万字。 编著: 1. 《实用写作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版。本人第一主编,70万字 2. 《女性学导论》(第十章的第一节、第二节) 厦门大学出版社。叶文振主编,本人撰写其中3万字。 课题: 以下皆为本人主持项目: 1.《明清中琉邦交与涉琉文学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间2011年-2014年,项目批准号:批准号11BZW066 2.《福建海事文化研究》2010年度福建海事局软科学项目,时间 2011年-2012年 3.两岸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类型比较,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2002-2003 4.惠东小岞民间文化的人类学研究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1998-1999,JS98070 近5年组织或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 1.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学年会”(时间:2012年10月;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承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与会论文:《藏族歌谣的宗教文化功能》。 2. 参加“藏族文学与阿来作品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3年10月;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单位:四川大学),与会论文:《阿来小说中的藏族歌谣》。 3.参加“中国民族文学高层论坛”(时间:2015年5月23日,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与会论文:《藏区歌谣与民俗》 4.参加“吴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2015年7月,主办与承办单位:厦门大学),与会论文:《从吴英传说看将军叙事》

研究领域

民间文艺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一)CSSCI论文: (二)其他论文 1.《美的书面语言初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1期 2.《平等,一条公正的艺术法则》《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3期 3.《 <西游记>象征意义新解》《学术动态》1989年11期 4.《语言文字及其观念的文化-心理阐释》《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1期 5. 《玄奘取经故事与西藏关系通考》 《西藏研究》 1991年1期 6. 《藏族民歌修辞格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1991年2期 7. 《调查在大学语言类课中的作用浅谈》 《教学研究》1992年3期 8.《王妈,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形象》 《文艺报》1988年3月24日 9. 《藏族<世界形成>(部分)的原型结构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1期 10. 《明清小说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3期 11. 《西游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流传 《西游记》研究 1993年1期 12. 《与大学生朋友谈明确学习目的与改造学风》 《教学研究》1992年4期 13.《关于<西游记>的语言研究》《芜湖师院学报》 1992年4期 14、《藏族民歌陈述方式及其文化成因的模态研究》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4期 15、《狗与猴:图腾仪式与文学的接近类型——从瑶族与藏族的图腾文化说开》《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3期 16. 《图腾时代的几个母题——藏瑶文化比较札记》 民间文学论坛 1995年2期 17.《沙僧形名与西域民族》 明清小说研究 1995年2期 18.《牛:一个跨民族文化的宗教抉择》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1995年3期 19.《语言学与哲学的双重变奏》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3-4合期 20.《生殖崇拜与审美意识的发生》 集美大学学报 1996年2期 21. 《西藏语言与社会研究二题》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通讯 1996年3期 22、《现代汉语试题设计经验琐谈》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1996年3期 23、《人类学方法的文学研究之利弊》 比较文学报 24、《密教双修与藏族文学》 民族文学研究 1997年1期 25、《宗教情感及其审美表现》 民族艺术 1998年4期 26、《沙僧与西域因缘考释》 西域研究 1998年1期 27、《牛魔王:初民心灵世界的回光返照》 明清小说研究 1998年2期 28、《歌谣性意象的文化隐喻》 民族艺术 1999年2期 29、《祈使,歌谣中的宗教仪式性言说》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科院)1999年1期 30、《文化变迁与民俗学的学术自省》 民俗研究(山东大学) 1999年2期 31、《家谱与民间宗族文化传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年增刊 32、《歌谣与禁忌》 中国藏学 2000年2期 33、《马文化与藏民族民间生活》 西藏民俗 2000年1期 34、《惠安女:红头巾飘起来》 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00年9期 35、《藏地歌谣与习俗的文化关联》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科院) 2000年4期 36、《红头巾下的村落之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37、《传承与互动: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文化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0年4期 38、《喜马拉雅山地歌谣的跨文化传播》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0年4期 39、《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科院) 2001年4期 40、《喜马拉雅山地歌谣的民俗学解读》 民俗研究(山东大学) 2001年4期 41、《藏传佛教世俗化与藏族民歌》 西藏研究(西藏社科院) 2002年1期 42、《歌谣的宗教文化功能》 中国藏学 2002年1期 43、《会通人类学与艺术发生学的尝试》 中国比较文学通讯(北京大学) 1999年1期 44、《民族体饰与人类审美的自我观照》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2年5期 45、《咒语、祈祷语、颂神词语诗的诞生——以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为例》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科院) 2004年1期 46、《仪式言说与诗歌形式的锤炼——喜马拉雅山地歌谣的人类学解读》 民族艺术2004年1期 47、《喜马拉雅山区宗教的生态分布》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4年6期 48、《支起文化根系的车轴》 民俗研究(山东大学) 2004年2期 49、评陈希我的《遮蔽》 厦门文学 2004年4-5期 50、《民俗学课如何进行田野作业》 集美大学学报 2004年1期 51、《沙僧、大流沙与西域宗教的想象》 明清小说研究 2005年1期 52、《傀儡戏与辟邪巫术》 民族艺术 2005年3期 53、《光荣的隐退与生命的责问》 山花 2005年5期 54、《喜马拉雅山区宗教的生态分布》 藏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南科技出版社) ,又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55、《傀儡戏与辟邪巫术》 文艺研究(又载《民族艺术》) 56、《族群视阈与中国诗学的多样生态》 文艺报 57、《宗教与性别:当下闽台女性民间信仰比较研究》 闽台文化交流 2006年3期 58、生之尴尬与死亡游戏——评吴尔芬的《九号房》 小说评论 2006年秋季号 59、《二元模式里的歌谣变迁——西藏歌谣的宗教性分类》 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2期 60《仓央嘉错式爱情与性别冲突主题的释读》 西藏文学 1999年5期 61、《个人化写作及其他》 厦门文学 2003年2期 62、《当代歌坛“西藏风”的文化启示》 西藏民俗 2000年4期 63、《陈嘉庚的民俗观探微》 集美大学学报 1999年3期 64、《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与母语教育》 集美大学学报 2001年1期 65、游戏与小学母语教育 集美大学学报 2002年2期 66、《女性的文化地位与性别和谐的再造》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年1期 67、《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东方主义》 西藏大学学报 2007年2期 68、《写作运思训练中的例文启示管见》 西藏教育 1992年2期 69、 "斗茶"角力与乌托邦的追寻——夏炜小说《铁观音》阅读札记 厦门文学 70、《雪域西藏对歌:群体性调适自然与社会的活动》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2期 71、《西藏情歌:爱欲中的文明果实》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3年2期 72、《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文章史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03年3期 73《民间文化学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师教育》 高教改革与研究 1998年2期 74、《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科院) 1998年2期 75、《陈嘉庚民俗观探微》 陈嘉庚研究会会刊 1999年总16期 76、高云览《小城春秋》的地方性叙事 集美大学学报2012年1期 77、《陈嘉庚心目中的西藏》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78、《 “非遗”的现代之路——略论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分类保护与开发利用》 闽台文化交流 2010.4 79、《两岸客家民间文学比较研究》 赣南师院学报2013.2 80、《台湾原住民民间故事中的汉式叙事》 民族文学研究 2009.2 81、《两岸民间文学交流中的共趋与异动现象》 福建文艺论坛论文集(林蔚文主编),海风出版社2012年1月版,又载《闽台关系研究》(福建省委党校)2011年2月 82、《地方性知识的理学归宿——朱熹对民间鬼神观的吸纳与变异》 闽台文化交流2007年9月 83、《从永定到南靖:一个客家村落的东迁样板》 闽台文化研究 2013.1 84、《中琉邦交语境中的涉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12日 85.《琉球诗人的中国情结》,《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86、《自媒体时代的诗歌》《福建文学》2016年8期

学术兼职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