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克锋

个人简介

张克锋,男。200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迄今已在《文学评论》《红楼梦学刊》《中国书法》《书法》《西北师大学报》《甘肃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东南文化》《文艺评论》《北方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书法抒情论辨正》入选“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并获三等奖,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汉魏六朝)、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书法等课程。曾四次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曾获甘肃联合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集美大学2011-2012“南顺奖教金”。 求学经历 1990年—1994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读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6年—1997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书法。 2000年—2003年:在兰州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4年—2007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读博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1年—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学。 工作经历 1994年-2007年:在甘肃教育学院(后改为甘肃联合大学、兰州文理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7年8月至今:在集美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 1、《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书画的会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独著,36.5万字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中的接受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版。 独著,28万字。 编著: 1、《大学人文导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本人为副主编之一。(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大学书法》,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版,本人为主编之一。 3、《历代赋评注·南北朝朝卷》,巴蜀书社2010年1月版。 4、《写字》(共18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7月起陆续出版。(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本人为主编之一。) 5、《标准楷行书训练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版。参编。 课题: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中的接受研究”,时间:2012-2015,课题编号:12YJZH190。 2、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典名著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接受现状调查研究——以《红楼梦》、《论语》为中心”,时间:2013-2014,课题编号:JA13177S。 3、厦门市社会科学院科研课题“突出文化 带动经济——福建海洋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时间:2014年9月-11月,课题编号:厦社科研[2014]53号 4、横向项目“西亭村史志研究”,委托方:厦门市集美区杏林街道西亭村,时间:2016-2017。 五、近5年组织或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 1、参加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会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2011年6月19日-22日。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与会论文:《古代文艺批评中“执正驭奇”思想的历史检讨》。 2、参加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阈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 时间:2012年8月8日-10日。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会论文:《说“生气”》。 3、参加庆祝赵逵夫教授七十华诞暨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2年8月23日。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会论文:《<汉书·苏武传>中的苏武形象及其在绘画中的接受》。 4、参加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4年8月19日-22日。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会论文:《中国古代诗书画打通的研究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5、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 时间:2014年10月17日-20日。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委员会、重庆大学。与会论文:《加强书法教学,提高语文教师书法水平——关于高等院校中文教育专业开设书法课程的问题及建议》。 6、参加2014“海洋文化传播与海洋文化产业”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2014年11月14日-16日。主办单位:浙江大学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与会论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观念(之一)》。 7、参加“福建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2014年会暨海洋文学与文化研讨会” 时间:2014年11月22-23日。主办单位:福建省古代文学学会、集美大学文学院。与会论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观念(之一)》。 8、主持2015年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5年5月16—17日。主办单位:集美大学文学院。与会论文:《海洋为财富之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观念(之二)》。 9、参加厦门市社科联海洋文化研讨会 时间:2015年5月7日。主办单位:厦门市社科联。与会论文:《开展海洋生态意识教育,留住厦门的美丽》。

研究领域

古代文学与书画的关系、书法理论、书画评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一)CSSCI论文: 1、《屈原及其作品在绘画创作中的接受》,《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2、《吴孙权的楚篆艺术》,《中国书法》2014年第4期。 3、《近六十年来<红楼梦>与绘画研究述评》,《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二辑。 4、《秋爽斋颜真卿对联发微》,《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六辑。 5、《论汉代辞赋中的悲士不遇主题及士人心态》,《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论魏晋南北朝画赞》,《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7、《上古谏诤传统,献诗、采诗制度与诗歌讽谏论》,《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阐释与学术思想的嬗变》,《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二)其他论文 1、《魏晋南北朝绘画题材的文学化——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绘画关系的考察》,《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11期全文转载)。 2、《李可染早、晚期书法比较论》,《文艺评论》2009年第4期。 3、《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丽”及相关范畴》,《北方论丛》2009年第5期。 4、《论魏晋南北朝文艺“品第”批评法的产生和演变》,《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3期。 5、《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辩证思维——司马迁研究系列论文之三》,《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4期。 6、《使转、提按笔法与书风》,《书法》2005年第11期。 7、《广阔 雄壮 自由——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观念(之一)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8、《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开设书法课程的问题及建议》,《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版)2015年第3期。 9、《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意”范畴》,《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3期。 10、《中国古代诗书画打通的批评方法及其当代启示》,《甘肃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3期。 11、《海洋为财富之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观念(之二) 》,《福建海洋文化研究》(第一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12、《历代书画家的赤壁情结》,《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 13、《 苇岸的精神价值》,《名作欣赏》2013年第12期。 14、《曹丕<燕歌行>其一情景模式的形成及影响》,《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6期 15、《 <汉书>对苏武形象的塑造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接受》,《台湾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012年第6期。 16、《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龙岩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17、《全粹之编 精要之论》,《天水师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6期。 18、《司马迁对人性的批判》,《中国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12月。 19、《魏晋南北朝文艺“概括描述”批评法述论》,《贵阳师院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3期。 20、《旧面目 真性情——秦理斌书法赏评》,《甘肃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3期。 21、《唐前咏书文学简论》,《甘肃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22、《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自然”观》,《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 23、《曹丕<杂诗>(其一)与阮籍<咏怀>(其一)比较谈》,《井冈山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24、《一支射向法家学说的响箭》,《书屋》2009年第7期。 25、《商人悲惨命运的写真——刘驾<贾客词>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4期。 26、《成公绥〈隶书体〉的文学价值与书法价值》,《社科纵横》2007年第1期。 27、《从书写内容看魏晋南北朝书法与文学的通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28、《论司马迁对天道的怀疑与信仰——司马迁研究系列论文之六》,《甘肃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 29、《论司马迁的悲悯情怀(下)——司马迁研究系列论文之五》,《甘肃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30、《论司马迁的悲悯情怀(上)——司马迁研究系列论文之四》,《甘肃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31、《儒家〈诗〉教传统与汉代诗歌讽谏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2、《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自由精神——司马迁研究系列论文之二》,《青海师专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33、《冷与热——司马迁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世界》,《社科纵横》2004年第2期。 34、《浅谈“言用不言体”的描写手法》,《阅读与写作》2003年第6期。 35、《隐忍与抗争——司马迁研究系列论文之一》,《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36、《 “以乐写哀”刍议》,《甘肃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37、《先秦书法审美意识发生、发展摭谈》,《敦煌书法论坛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38、《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方式及审美风格》,《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39、《 〈古诗十九首〉赋法抒情刍议》,《社科纵横》2001年第4期。 40、《闲情赋“劝百讽一”原因试谈》,《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41、《 “唐尚法”论质疑》,《社科纵横》2000年第1期。 42、《书法抒情论辩正》,《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43、《有意于佳与无意于佳》,《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学术兼职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市民盟美术院美术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