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明

个人简介

1975年1月出生,博士。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光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工业大学物理电子学支部书记。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2004.6-今 浙江工业大学 2018.10-2019.07 浙江大学,国内访问学者; 2013.11-2014.12 德国汉堡联邦国防军大学,访问学者; 2007.06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信息记录问题研究所短期访问, 2001.9-2004.6 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激光及非线性光学 1998.9-2001.3 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激光及非线性光学 1996.9-1998.8 河北省沧州市劳动局,职员 1992.9-1996.6 中国计量大学,几何量计量测试专业,本科生 科研获奖 1) 面向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的光器件和系统,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浙江省人民政府,2015,排名:4/6 2) 新型 X 射线器件及其微纳检测系统,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省部级,教育部,2015,排名:6/6 3) 新型光交换器件及光交换网络技术,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浙江省人民政府,2012,排名:2/13 4) 浙江工业大学微结构光学器件及其信息处理系统团队,第四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中国侨联,2012,排名:2/8 承担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 机械致长周期光纤光栅带通带阻滤波器件的研究(LY16F05000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016.1-2018.12,8万 2) 基于光折变光栅耦合器的可重配置光分插复用系统(61007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011.1-2013.12,20万 3) 新型低成本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的开发及其应用技术研究(2009C11051),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计划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2009.7-2012.12,50万(通过省级验收) 4) 高密度光盘存储系统中光学超分辨技术的研究(20060867),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1-2008.12 ,1.0万 5) Ce:BaTiO3光折变光栅时间稳定性的研究,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MOI-0407),项目负责人,2005.01-2006.12 6) 汽油辛烷值近红外在线分析仪的研制,横向(XX-KF-[2006]051@),项目负责人,2006.10-2007.3,8.5万 7) 适用于多域异构光网络的新型边界节点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172081),排名:2/10, 2012.1-2015.12,60万 8) 低串扰、带宽可调谐的光分插复用器(OADM)集成光学芯片研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Z13F010001),排名2/7, 2013-2016, 40万 9) 基于频率自扫描效应的固态染料激光可调谐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078002),排名:2/5,2001.01-2003.12,17万元 10) 多域光网络中路由、波长和时隙等多种资源协同配置技术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1110923),2011.01-2012.12,排名:2/5,8万 已授权发明专利 (1) 张明,饶俊彦,李锐,乐孜纯,长周期光纤光栅带通带阻滤波器,中国发明专利,201510240189.6,专利证书号:2890526(2018.04.20) (2) 张明,朱丽娟,余润泽,一种基于铌酸锂和拉锥光纤的光学梳状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610107747.6,专利证书号:2947166(2018.06.01) (3) 张明,李锐,饶俊彦,乐孜纯,一种长周期光纤光栅带通带阻滤波器的制作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510240186.2,专利证书号:2758675(2017.12.29) (4) 张明,余渝栋,乐孜纯,一种光折变-等离子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310711440.3,专利证书号:1793366 (2015-09-16) (5) 张明, 陈文,全必胜,基于光折变长周期波导光栅的光分插复用器,中国发明专利,ZL 201310125858.6,专利证书号:1810429(2015-10-07) (6) 张明,孟惠云,乐孜纯,新型可调谐滤波装置,中国发明专利,ZL 201110204805.4,专利证书号:1299208(2013-11-06) (7) 张明,乐孜纯,四纤光纤准直器,中国发明专利,ZL 2008 1 0120260.7,专利证书号:655119(2010-08-11) 七. 论著 (1) 乐孜纯,张明,全必胜,光网络实用组网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6-2030-5/TP · 1051,2008-07 教学成果 (1) 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模板的建立,校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负责(1/3)2015.11-2016.3,0.4万,教学改革类项目(除教材外),校级 (2) 工程光学设计(2017003),2017年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1/6), 2018.1-2020.12,2万,校级 (3) 工程光学设计(2018101),校研究生院课程建设项目,负责(1/1) 2018/12-2019/12,1万,研究生示范性全英文(双语)课程项目,校级 (4) 工程光学设计与实例(20180104),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负责(1/1),2018/12-2020/06 ,4万,校级 (5) 任建文,陈文,张明, 基于双光束干涉的全息记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物理实验,2013,33(12),5-8 (6) 陈刘伟;孟惠云;王东旭;任建文;张明,利用铌酸锂晶体制作体全息光栅的设计性实验,物理实验,2012,04,5-8 (7) “国家级基础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员 (8) 指导的1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被评为校级优秀学位论文 (9) 指导过多项国家创新性实验项目、浙江省“新苗计划”和校“运河杯”学生课外科技立项项目并获奖。 社会工作和荣誉情况 (1) 2018年度 理学院优秀支部书记(中共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委员会) (2) 2017年度 理学院优秀支部书记(中共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委员会) (3) 2009-2010学年 浙江工业大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浙江工业大学委员会) (4) 2009-2013 担任光信091班班主任 (5) 2006年 信息工程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检查优胜奖 (6) 2005-2007 担任通信053班班主任 (7) 2005年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8) 2005年 入选浙江工业大学“青年学术骨干”

研究领域

光纤传感与检测,光波导器件,光学设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Ming Zhang, Junyan Rao, Ying Du, Xiaoyan Shen, Liqiang Wang, Simulation method for analyzing mechanical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s under high birefringence,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2018.12, 46 (2018) , 5–10(WOS:000450414900002,IDS: HA6UG) 2) Ming Zhang, Runze Yu, Ying Du, Jun Zou, and Liqiang Wang, Liquid-Level Sensor Based on Reflective Mechanically-Induced Long-Period Grating Using Double-Cladding Fiber,IEEE Sensors Journal,2018.12,18( 23),9568-9575, DOI: 10.1109/JSEN.2018.2872836(WOS:000450241700013, IDS: HA4OF) 3) 张明,陶京,周寒青,王昌辉,一种非矩形截面对浅刻蚀SOI脊形波导侧向泄漏损耗的影响,光子学报,2017,46(7),0723003(EI 20173204018686) 4) 张明, 任建文, 陈文, 乐孜纯, 光折变长周期波导光栅耦合器的设计和分析, 光学学报, 2015, 35(3), 0313002,ISSN: 0253-2239(Accession number: 20151400716496) 5) Ming Zhang, Wen Chen, Liuwei Chen, Bisheng Quan, Yuling Liu, Photorefractive long-period waveguide grating filter in lithium niobate strip waveguide,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14,46(12):1529-1538(SCI AU2CU, WOS:000345424400003) 6) 张 明,董章龙,全必胜,乐孜纯, 新型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及其联网性能分析, 光电工程, 2013, 40(12): 73-79 7) 张明 孟惠云 陈刘伟 乐孜纯 ,基于光折变光栅的可调谐滤波方案及特性分析,光电工程, 2012, 39(4): 96~101 8) 张明、魏震、乐孜纯,基于变曲率透镜的四纤光纤准直器的设计,光电工程,2011,38(6),84-88 9) 张明,洪治,张嘉文,Ce:BaTiO3中光折变光栅衍射效率上升现象及分析, 光子学报,2007,36(4),609-612 (EI Accession number:072210628360) 10) Zhang Ming, Xu Ying and Hong Zhi, Decay behaviours of photorefractive grating induced by two deep-trap levels in Ce:BaTiO3, Chinese Physics, 2005, 14(5),995~998(SCI IDS Number: 925QE)

学术兼职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黑龙江和河北等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