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闫超

个人简介

1985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2003年9月起就读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于2007年6月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07年9月起攻读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于2009年6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9年9月起免试攻读吉林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于2012年6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2年7月至今留校任教。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收敛还是发散?《管理世界》,2010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全文转载。) [2] 我国不同区域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收敛性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1年第4期。 [3] 通货膨胀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基于多变量结构转变模型的分析,《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9期。 [4] 我国消费需求增速动态过程的区制状态划分与转移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7期。 [5] 中国与亚洲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收敛还是发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6] 我国消费增长均值过程和波动过程的双长期记忆性测度,《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期。 [7]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与日本的比较,《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11期。 [8] 中国老龄消费者自我概念与购买决策关系研究——以长春地区为例,《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3期。 [9] 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定量测度与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 [10] 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经济政策取向,《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8期。 [11] 亚洲国家经济增长路径的实际敛散性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2期。 [12] 我国通货膨胀率过程的区制状态划分与转移分析,《系统工程学报》,2009年第12期。 [13] 我国实际产出增长率及不确定性过程中的长记忆性和相关性检验,《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期。 [14] 中国汽车产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测度,《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6期。 [15] 我国经济运行中“费雪效应”的分区制度量与检验,《南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7期 部分转载。) [16]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经济视角》,2009年第1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