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秀娥

个人简介

张秀娥,理论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吉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同心智库成员,吉林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优秀国际学生指导教师。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吉林省创业咨询服务专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青年创新创业创富大赛评审专家,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评审专家,农村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国家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精通德语及英语。1994年1月至1995年4月作为中德政府交流项目高级访问学者,留学德国,学习对外贸易。2007年9月至11月,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在德国波鸿大学做中欧合作项目研究。2016年5月,参加第三届全球创新创业会议暨中国-以色列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国际研讨会并作报告。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EMBA、MBA、EDP课程主讲教授。 出版《创业管理》《创业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概论》《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吉林省民营中小企业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新时期提升吉林省全民创业理念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概论》等专著10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00余篇。撰写咨询报告23个并为政府等相关部门采纳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提交国际会议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和横向项目70余项。获得省级等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奖15项,获得吉林大学2017-2018学年及2018-2019学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优秀奖。吉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吉林大学“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先进个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业绩突出个人。 工作经历: 2005.09 评为博士生导师 2001.01 晋升教授 1997.01 晋升副教授 2011.10-至今 吉林大学商学院战略与运营管理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0.10-2011.09吉林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副主任 2009.01-2010.09吉林大学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2003.05-2008.12吉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1984.08-2003.05 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副院长 学习经历: 2009.12-2010.02 德国波鸿大学合作研究 高级研究学者 2008.03-2008.03 中央党校学习 2007.09-2007.11 德国波鸿大学合作研究 高级研究学者 2003.12-2008.04 吉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工作站 博士后 2000.09-2003.06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4.01-1995.04 中德政府交流项目高级访问学者,德国学习 1996.09-1999.06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2.09-1993.08 北京经贸大学中德语言培训中心,学习德语 1980.08-1984.08 吉林财贸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讲代表性课程: 1.高级管理学。授课对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2.创业管理。授课对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MBA、本科生 3.创新管理。授课对象:博士研究生、本科生 4.管理学。授课对象:本科生 5.战略管理。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MBA 6.执行力。授课对象:MBA、企事业单位 7.领导力。授课对象:MBA、企事业单位 8.管理咨询。授课对象:本科生 9.国际商务管理。授课对象:MBA、本科生 10.国际企业管理。授课对象:本科生 11.管理沟通。授课对象:MBA、企事业单位 12.营销管理。授课对象:MBA、企事业单位 13.人力资源管理。授课对象:MBA、IMBA、企事业单位 14.组织行为学。授课对象:MBA、IMBA、企事业单位 15.战略规划与咨询。授课对象:本科生 1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授课对象:MBA、企事业单位 17.商务礼仪。授课对象:企事业单位 18.国际商务礼仪。授课对象:企事业单位 19.管理者情商与影响力修炼。授课对象:企事业单位 20.组织与团队建设。授课对象:MBA、企事业单位 获奖情况: 1.《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荣获第四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证书编号CCSKC2010010323),2011年。 2.《吉林省民营中小企业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荣获吉林省首届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二等奖,2010年。 3.《长春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报告荣获长春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10年。 4.《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论文荣获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JLSKJ 164),2012年。 5.《基于GEM修正模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论文获2011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2011C-157),2011年。 6.《创业机会成长与实现的“幸运”机制》荣获第六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证书编号CCSKF20140102037),2014年6月。 7.《创业警觉性、创造性思维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研究》论文荣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14年6月。 8.《创业核心要素研究》系列论文获2015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证书编号20152054),2015年10月。 9.《创业团队异质性如何影响绩效:基于团队氛围中介效应的分析》,吉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吉林省社会学界联合会,2015年12月。 10.《返乡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作用》,第七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16年8月。 13.《创业管理》,第八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18年8月。 14.《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吉林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9月 15.《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1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 16.吉林大学2017-2018学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优秀奖,2019年1月24日,吉林大学。 17.吉林大学2018-2019学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优秀奖,2019年9月6日,吉林大学。 荣誉称号: 1.吉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 2.吉林大学“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先进个人 3.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业绩突出个人。 4.吉林大学优秀国际学生指导教师。 5.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研究领域

创业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理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创业承诺能促进连续创业意愿吗?,《科学学研究》,2020(3)。 [2]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2019(6)。 [3]社会支持对创业坚持的影响研究,《科学学研究》,2019(11)。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回乡创业研究,《经济视角》,2019(4)。 [5]创业激情对创业成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华东经济管理》,2019(9)。 [6]服务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研究,《现代商业》,2019(21)。 [7]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绩效影响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中国经贸导刊》,2019(7)。 [8]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外企业家》,2019(15)。 [9]成就需要对创业意向的影响——风险倾向和创业警觉性的双重中介作用究,《软科学》,2019(7)。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创业机遇与挑战,《中国农业会计》,2019(2)。 [11]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现代商业》,2019(6)。 [12]基于信息生态学的创业模型构建研究,《企业经济》,2019(3)。 [13]供应链视角下的大图们江地区合作发展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2)。 [14]创业警觉性、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成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15]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2)。 [16] 区协商:一种新的社区治理范式,《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2)。 [17]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e Frontiers i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Research,2016(5)。 [18]关系网络、创业机会与创业成功研究回顾与展望,《创新与创业管理》,2018(2)。 [19]大学生创业前竞争情报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18(21)。 [20]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8(21)。 [21]大学生创业网站建设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8(18)。 [22]创业信息获取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8(17)。 [23]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坚持的作用机制,《社会科学家》,2018(8)。 [2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研究,《农业与技术》,2018(17。 [25]以色列特拉维夫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及动态模型构建,《科技创业月刊》,2018(5)。 [26]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现代商业》,2018(20) [27]社会网络对东北地区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国商论》,2018(17)。 [28]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作用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市场》,2018(8)。 [29]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8(9)。 [30]中国创业制度环境分析——基于与创新驱动经济体的比较,《华东经济管理》,2018(6)。 [31]创业信息获取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8(17)。 [32]大学生创业网站建设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8(18)。 [33]创业导向对新创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与规制的调节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9)。 [34]创新驱动下我国创业生态环境优化研究—基于GEM数据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8(5)。 [35]新创业政策体系优化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2)。 [36]创业意愿、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税务与经济》,2018(2)。 [37]创业成功的内涵、维度及其测量,《科学学研究》,2018(3)。 [38]信息生态环境对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8(1)。 [39]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国高等教育》,2018(3/4)。 [40]先前经验对社会创业意愿的影响——自我超越价值观和风险倾向的中介作用,《科学学与技术管理》,2018(2)。 [41]创新驱动下我国创业生态环境优化研究—基于GEM数据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8(2)。 [42] 中国创业制度环境分析——基于与创新驱动经济体的比较,《华东经济管理》,2018(6)。 [43]创造力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3)。 [44]创业意愿、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税务与经济》,2018(2)。 [45]利益权衡视野下的应收账款反保理融资模式探究,《行政与法》,2018(2)。 [46]创业失败研究回顾与展望,《科技与管理》,2018(1)。 [47]创业信息生态平衡的实现路径研究,《生态经济》,2017(12)。 [48]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当代经济管理》,2017(12)。 [49]创业学习、创业警觉性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及其启示,《商业研究》,2017(11)。 [50]全球创业观察视域下中国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路径——中国与以色列创业生态系统的比较分析,《创新与创业管理》,2017(16)。 [51]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模型构建,《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5)。 [52]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管理》,2017(6)。 [53]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经典模型及相关研究评介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7)。 [54]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财经问题研究》,2017(5)。 [55]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7(3)。 [56]创业者信息生态位的演变及优化,《情报科学》,2017(3)。 [57]创新创业在效率驱动与创新驱动经济体中的作用分析——基于GEM数据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7(2)。 [58]基于GEM创业生态系统的大学生创业机制构建研究,《经济纵横》,2017(2)。 [59]“三大创业极”对大学生创业的迭代促进机制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7(4)。 [60]创新与创业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创新与创业管理》,2016(15)。 [61]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The Frontiers i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Research》,2015(4)。 [62]美国硅谷创业生态系统环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8)。 [63]创业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6(18)。 [64]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地域差异的实证分析,《科技与管理》,2016(18)。 [65]创业激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吗?——基于六省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7)。 [66]网络能力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学习与实践》,2016(10)。 [67]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用户需求管理——理念与模式,《现代情报》,2016(7)。 [68]社会网络演进及其对创业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学习与探索》,2016(5)。 [69]我国乡镇企业管理者能力提升分析——基于史玉柱管理能力的启示,《长春大学学报》,2016(5)。 [70]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4)。 [71] 社会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6(3). [72]创业信息生态平衡机制构建,《社会科学家》,2016(1)。 [73]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吉林日报,2016 年1月19日第008版理论评论。 [74]高管权力对高管薪酬支付久其的影响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75]创业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及应用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5(10)。 [76]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实现路径,《经济纵横》,2015(12)。 [77]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经济纵横》,2015(7)。 [7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机制建构,《理论探讨》,2015(3)。 [79]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5(6)。 [80]基于信息生态学的创业认知边界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5)。 [81]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机制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82]信息生态视角下的创业意愿形成机制解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7)。 [83]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成长路径选择及其启示,《山东社会科学》,2015(4)。 [84]新型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互动机制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85]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 年9 月8 日第007 版。 [86]优化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人民日报理论版》,2014年5月12日。 [87]双元组织能力对企业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作用究,《企业研究》,2014(6)。 [88]创业者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社会科学家》,2014(3)。 [89]创业团队异质性如何影响绩效:基于团队氛围中介效应的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90]创业意向、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关系研究,《企业研究》,2014(1)。 [91]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Firm Growth: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aiwan,《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14(20)。 [92]Assessing the Role of Stakehold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Es Governance Principles in Fr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Commerce》,2014(3)。 [93]Coordination of Chi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Mongoliai with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World Affair》,2013(1)。 [94]新时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软科学要报》,2014(6)。 [95]蒙古国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World Affair》,2013(2)。 [96]返乡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97]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经济学思考,《学习与探索》,2013(12)。 [98]城镇化建设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社会科学家》,2013(12)。 [99]动态环境对中小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间关系之调节作用,《求索》,2013(12)。 [100]金融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3(12)。 [101]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安全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基于396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分析,《中国农村研究》,2013年卷(上)集刊。 [102]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__基于对七省市264家创业企业的调研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3(7)。 [10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视角下的政府支持体系建设,《求是学刊》,2013(9)。 [104]创业警觉性、创造性思维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3(2)。 [105]吸收能力构念解析与理解误区解读,《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2)。 [106]提升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经济纵横》,2013(3)。 [107]基于效果逻辑的创业行为与创业绩效研究,《商业研究》,2013(3)。 [108]趋同与差异: 中日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与对策,《社会科学家》,2013(2)。 [109]后危机时代中国家庭金融投资的风险及对策——日本经验借鉴,《国际金融》,2013(1)。 [110]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解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111]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3(2)。 [112]碳关税对全球贸易体系及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学术交流》,2013(1)。 [113]Relationship among the Network Embeddedness,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Growth of SMEs,《The Frontiers i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Research》,2012(12)。 [114]提升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经济纵横》,2012(12)。 [115]吉林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法制与经济》,2012(11)。 [116]后金融危机时代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金融》,2012(11)。 [117]中印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12月 第19卷 专辑。 [118]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之策,《社会科学战线》,2012(11)。 [119]创业机会成长与实现的“幸运”机制,《学习与探索》,2012(5)。 [120]知识型团队高效管理途径研究,《商业研究》,2012(4)。 [12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2)。 [122]创业团队成员信任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 [123]网络嵌入性、动态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研究,《东南学术》,2012(6)。 [12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2(11)。 [125]文化价值观、创业认知与创业决策的关系,《经济问题探索》,2012(10)。 [126]创业机会识别机制解析,《云南社会科学》,2012(4)。 [127]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2(3)。 [128]全民创业氛围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演进机制,《学习与探索》,2011(2)。 [129]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与创业活动的关系,《经济纵横》,2011(9)。 [130]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SWOT分析与对策,《求索》,2011(9)。 [131]创业型经济及其发展策略研究,《人民论坛》,2011(9)。 [132]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Demand and Respons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AIE website,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cadem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2011.7。 [133]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Current Chinese Universities,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ategic Management,2011.9。 [134]基于GEM修正模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0(7)。 [135]返乡农民工创业动机及激励因素分析,《经济纵横》,2009(3)。 [136]从鲁尔区振兴看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习与探索》,2010(6)。 [137]创业研究范式转向与层次模型构建,《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1)。 [138]刍议创业环境的内涵与维度,《商业时代》,2010(1)。 [139]高校大创业教育观与创业型人才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140]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建设的链式共生模式,《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3)。 [141]从鲁尔区振兴看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习与探索》,2009(3)。 [142]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文献评述,《经济纵横》,2009(8)。 [143]德国创业促进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当代世界》,2009(9)。 [144]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新战略深化机制,《科技管理研究》,2009(2)。 [145]成人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攀登》,2008(2)。 [146]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贸易战略选择,《学习与探索》,2007(3)。 [147]现代物流企业创新机制研究,《经济纵横》,2007(7)。 [148]为长春市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献策,《经营与管理》,2007(3)。 [149]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国有资产管理》,2006(10)。 [150] Research on Governmental Function and Automobile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UESTC Press,被ISTP收录证明编号2006-1834. [151] Design of Real-time Vehicles Scheduling Based on Priority Class in Logistics System,Alfre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9604962-8-9,被ISTP收录,证明编号2006-1510. [152]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中国国情国力》,2006(9)。 [153]从贸易摩擦看我国产业升级,《国际贸易》,2005(12)。 [154]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国有资产管理》,2006(11)。 [155]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就业增长,《人口学刊》,2006(5)。 [156]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经济从横》,2005(8)。 [157]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158]德国中小企业发展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现代情报》,2006(1)。 [159]德国中小企业成功原因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5(5)。 [160]制约东北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5)。 [161]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2005年两岸管理科学及经营决策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8)。 [162]技术贸易壁垒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税务与经济》,2005(2)。 [163]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特点及应对策略,《现代日本经济》,2005(3)。 [164]社会分化所带来的就业挑战,《工业技术经济》,2004(3)。 [165]抓住欧盟东扩机遇 用足用好普惠制,《对外经贸实务》,2004(9)。 [166]日本人为何鼓噪人民币升值,《现代日本经济》,2004(2)。 [167]日本金融体系为何被美国所控制,《现代日本经济》,2003(3)。 [168]欧盟扩大给我国来的挑战与对策,《对外经贸实务》,2003(7)。 [169]美国金融监管给我们的启示,《税务与经济》,2003(5)。 [170]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农业与技术》,2017(17)。 [171]“一带一路”战略下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东北亚经济研究》,2017(2)。 [172]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4)。 [173]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探究,《中国商论》,2017(35)。 [174]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农业与技术》,2017(17)。 [175]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现代商业》,2018(20)。 [176]以色列特拉维夫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及动态模型构建,《科技创业月刊》,2018(5)。 [17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研究,《农业与技术》,2018(17)。 [17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研究,《中国市场》,2018(8)。 专著 [1]创业管理,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2]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专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3]创业管理,专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4]吉林省民营中小企业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专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 [5]区域贸易协定概论,专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年10月。 [5]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编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6]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7]欧盟对外经济战略及中欧经贸合作研究,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8]新时期提升吉林省全民创业理念研究,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9]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10]创业学,专著,主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咨询报告 [1]吉林省民营中小企业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咨询报告,2006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中小企业局采纳。 [2]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咨询报告,2014年1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3]长吉图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咨询报告,2014年4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4]推进吉林省沿边开放开发研究,咨询报告,2014年8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5]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咨询报告,2014年8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采纳。 [7]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软科学要报,2014年第5期。 [8]新时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软科学要报,2014年第5期。 [9]吉林省边境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咨询报告,2015年9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10]吉林省对朝出境加工复进境研究,咨询报告,2015年9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11]以人为核心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咨询报告,2015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采纳。 [12]吉林省网络消费现状与发展对策,咨询报告,2015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13]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咨询报告,2015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14]吉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构想及建议,咨询报告,2016年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15]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大消费体制机制协同研究,咨询报告,2016年8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16]新常态下吉林省创新创业促进机制研究,咨询报告,2016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采纳。 [17]吉林省支持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研究,咨询报告,2017年9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采纳。 [18] 吉林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研究,咨询报告,2017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采纳。 [19]吉林省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及县域商旅文融合发展研究,咨询报告,2018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20]吉林省县域商旅文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咨询报告,2018年12月,该咨询报告研究成果全部被吉林省商务厅采纳。 [21]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建议,咨询报告,2019年11月,该咨询报告得到吉林省省长景俊海可定性批示。 [22] 吉林省支持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研究,咨询报告,2019年11月,该咨询报告成果全部被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采纳。 [2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商旅文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咨询报告,2019年6月,该咨询报告成果全部被中共吉林市政策研究室采纳。

学术兼职

吉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同心智库成员 吉林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 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 青年创新创业创富大赛评审专家 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评审专家 农村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 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吉林省创业咨询服务专家 长春青年创业联盟协会会员 国家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 长春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 济南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评审专家 吉林省翻译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