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曹西华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83001-环境科学 070702-海洋化学 招生方向 赤潮治理 絮凝剂与絮凝过程 沿岸水环境污染修复 教育背景 2016-06--2017-06 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 访问学者 2001-09--2004-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 1998-09--2001-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硕士 工作简历 2016-06~2017-06,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 访问学者 2015-12~现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2008-08~2015-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4-08~2008-0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助研 2001-09~2004-06,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 1998-09~2001-06,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硕士 奖励信息 (1) 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 二等奖, 国家级, 2019 (2) 中国专利优秀奖, 二等奖, 部委级, 2018 (3) 山东省专利奖, 一等奖, 省级, 2017 (4)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部委级, 2015 (5) 海洋创新成果奖, 二等奖, 部委级, 2010 (6)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省级, 2007 专利成果 ( 1 ) 一种优化利用改性粘土法消除赤潮的实施方法,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17/106623 ( 2 ) 一种利用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装置及其方法,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PCT/CN2017/083852 ( 3 ) 一种适用于有害藻华防控材料制备的粘土改性方法,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0365973.3 ( 4 ) 一种适用于有害藻华治理的药剂储混料装置, 202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10756111.9 ( 5 ) 一种适用于有害藻华治理的改性粘土储添料装置, 202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11324005.X ( 6 ) 一种利用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装置及其方法, 202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611163503.6 科研项目 ( 1 ) 囊型棕囊藻聚沉消除的增效方法及其絮凝形态学机制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9-12 ( 2 ) 北部湾有害赤潮消除技术与装备研发, 主持, 省级, 2017-09--2020-12 ( 3 ) 北戴河近岸海域赤潮灾害处置技术资料集成-北戴河近岸海域赤潮灾害处置技术, 主持, 省级, 2017-09--2022-12 ( 4 ) 藻源胞外聚合物(EPS)对铝基-改性黏土表面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20-01--2023-12 ( 5 )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方法对典型甲藻产毒能力及藻毒素归宿的影响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20-01--2023-12 ( 6 ) 治理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与示范应用, 参与, 省级, 2019-11--2021-12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Metabolic analyses by metatranscriptomics highlight plasticity in phosphorus acquisition during monospecific and multispecies algal blooms, Hydrobiologia, 2020, 第 4 作者 (2) Physiological response dynamics of the brown tide organism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 treated with modified clay, Harmful Algae, 2019, 第 4 作者 (3) Impact assessment of modified clay on embryo-larval stages of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L,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9, 第 5 作者 (4) 秦皇岛近海环境综合整治后主要入海河流的水质变化调查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of major seaward rivers after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offshore environment in qinhuangdao, 环境工程, 2019, 通讯作者 (5)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nnual pico/nanophytoplankton blooms along the Qinhuangdao Coast,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8, 第 1 作者 (6) Physiological and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of Karenia mikimotoi to the modified clay mitigation method,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8, 第 4 作者

学术兼职

2019-12-01-2024-12-3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生态安全专业委员会, 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