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支庭荣

个人简介

博士、教授、博导。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2013)、中国传媒经济年度观点奖(2017/2016)、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主编“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艺术精品教材译丛”“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应用精品教材译丛”。 主讲课程: 《媒介经营管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承担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机制与理论研究》15ZDB142 著作类成果: 1. 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梅宁华、支庭荣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 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梅宁华、支庭荣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娱乐产业经济学(第八版最新版)》(支庭荣、陈致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传播与认知科学:媒介心理生理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支庭荣、余虹姗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陈端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修订版)(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7.《媒介管理》(第3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8.《传播学研究方法》(支庭荣、张蕾等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9.《电视与新媒体品牌经营》(支庭荣、章于炎、肖斌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媒介经济学》(支庭荣、吴非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 11.《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获广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12.《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研究领域

传媒经济学;传媒社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后真相”时代:话语的生成、传播与反思——基于西方政治传播的视角》(支庭荣、罗敏),《新闻界》2018年第1期 2. 《我党新闻思想理论的创新发展——论习近平总书记新闻思想的系统性、创新性与时代性》(林如鹏、支庭荣),《光明日报》2017年6月9日理论版 3.《互联网环境下报业“二元市场”赢利模式再审视》,《现代传播》2015年第5期 4.《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4期 5.《集合传播权与谦抑性原则——浅析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6.《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融合背景下“转型媒体”的跨界壁垒与策略选择》,《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2期 7.《传播逻辑中的人类自省——马克思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贡献与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8.《从“双效统一论”到“多效合一论”——对传媒运作的一条基本原则的辨析》,《现代传播》2010年第11期 9.《我国报纸、广播、电视跨媒体集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牡丹江、佛山、红河、成都个案为例》,《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6期 10.《世界是平的,传媒是凹的——对传媒经济特性和规律的一种诠释》,《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11.《美国传播产业政策的全球化取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3期 12.《财产权、人身权与新闻自由的法制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1期

学术兼职

兼任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