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启伟

个人简介

王启伟,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暨南大学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副研究员,暨南大学再制造技术及成形材料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增材制造与增材再制造、装备修复强化与表面防护、金属粉体材料设计与制备等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队装备预研领域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和军队计划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授权国家(国防)专利18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出版专著2部,获评2018年度军民融合高层次人才,荣立三等功1次。 学习经历: 2008.09-2011.12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维修与再制造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2005.09-2008.03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 1996.09-2000.07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本科 工作经历: 2018.05-现在 暨南大学,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副研究员 2013.06-2018.05 陆军装甲兵学院,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0.07-2017.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某部,工程师 主持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铬的绿色表面处理技术—碳化硅类复合镀层工程化及示范应用,课题负责人,212万,2019.07-2022.06,在研。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移动式增材修复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现场增材修复与再制造形性调控与移动式装备集成设计,子课题负责人,768万,2018.05-2021.04,在研。 3.装备预研领域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增材修复智能规划与形性调控,项目负责人,50万,2018.12-2020.12,在研。 4.装备预研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面向再制造的镁合金表面冷喷涂铝基涂层制备及表征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25万,2018.12-2020.12,在研。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委员会,基于磁场控制的装备铝合金焊接熔敷再制造精确控形研究,项目负责人,10万,2014.09-2016.09,结题。 参研项目(部分):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外加电磁拘束作用下GMAW堆焊再制造熔敷焊道控形机理研究(51005245),2009-2011。 2.973项目,金属零件现场快速成形再制造基础研究,2013-2017。 (国防项目略) 获奖情况: 1.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装备轻合金零构件修复强化技术,排名第三,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2017年7月。 2.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飞机发动机高温镍基合金叶面损伤修复技术,排名第二,解放军总装备部,2014年6月。 发明专利: 共授权国家/国防专利18项。 1.电磁场控制焊接熔敷快速成形方法与设备,ZL201010049723.2。 2.一种航空铝合金表面磁控熔敷成形层的制备方法,ZL201210514916.X。 3.一种磁控焊接熔敷成形制备高强铝合金接头的焊接丝材,ZL201210515091.3。 4.一种磁控熔敷成形制备铝基耐磨覆层的焊接丝材,ZL201210515026.2。 5.一种镁合金零件的堆焊成形再制造方法,ZL201410247205.X。 6.一种钛及钛合金构件弧焊增材再制造方法,ZL201410251461.6。 7.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层制备装置,ZL201218001389.3。 8.热喷涂用钛铝合金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557638.5。 9.用于超音速喷涂的高熵合金粉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210513096.2。 10.多重腐蚀防护功能高非晶铝基金属玻璃涂层及制备方法,ZL201410361655.1。 11.一种含非晶纳米晶高熵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ZL201310161243.9。 12.一种含非晶纳米晶高熵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ZL201310161152.5。 13.一种用于体积损伤修复的高铝青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ZL201510342112.X。 14.一种用于铝合金薄板损伤修复钎焊焊条及其使用方法,ZL201310245717.8。 15.抗接触腐蚀的TiAl基合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582722.1。 16.一种便于高度调节的节水型水下切割工作平台,ZL201621380150.0。 17.低氧含量高铝青铜涂层的制备方法,ZL201610274373.7。 18.梯度孔隙率多孔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6521218A。 出版专著: 1.《先进轻合金修复强化技术》,著,主编(第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6。 2.《镁合金修复强化材料设计及成形基础》,著,参编,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7。

研究领域

增材再制造技术 装备修复强化与表面防护 金属粉体材料、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A Facile and Flexible Approach for Large-Scale Fabrication of ZnO Nanowire Film and Its Photocatalytic Applications, Nanomaterials[J], Qingyang Li, Qiwei Wang,*, Zaijun Chen , Quanxin Ma,* and Maozhong An* , 2019年6月. 2. 能束能场增材再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国表面工程[J]. 王启伟, 朱胜, 陈春良,王晓明, 李卫, 2018年12月. 3. 纵向磁场对铝合金电弧熔敷成形表面精度的影响,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J]. 王启伟,朱胜, 徐胜良, 王晓明, 李卫, 2018年12月. 4. 超音速微粒沉积镍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结构与摩擦磨损行为,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J]. 王晓明, 周超极, 朱胜, 王启伟, 张垚, 2016年4月. 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IG welding arc with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Materials Science Forum[J]. Qiwei Wang, Sheng Zhu, Fengliang Yin, Yuanyuan Liang, Xiaoming Wang, 2012年10月. 6. Research on droplet transfer of MIG welding with alternating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J]. Sheng Zhu, Qiwei Wang, Fengliang Yin, Yuanyuan Liang, Xiaoming Wang, 2012年9月 7. 纵向磁场作用下MIG焊电弧数值模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J]. 朱胜, 王启伟, 殷凤良, 王晓明, 梁媛嫒, 2012年5月. 8. Influence of alternative magnetic field frequency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surfacing welding layer of aluminum alloy, Materials Science Forum[J]. S.Zhu, Q.W. Wang, F.L.Yin, Y.Y. Liang, L. Chen, 2012年3月. 9. 交变纵向磁场作用下MIG焊电弧行为研究, 材料热处理学报[J]. 朱胜, 王启伟, 殷凤良, 梁媛嫒, 王晓明, 李显鹏, 2011年11月. 10. Research on Thermal Process of MIG Welding of Aluminum Alloy with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The 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heng Zhu, Qiwei Wang, Fengliang Yin, Yuanyuan Liang, Xiaoming Wang, 2011年5月. 11. 磁场作用下铝合金MIG焊精确成形工艺研究, 兵工学报. 朱胜, 王启伟, 陈琳, 王晓明, 2010年11月. 12.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on as-cast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Zn-Mg-Cu-Zr alloy,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J]. ZUO Yu-bo, ZHAO Zhi-hao, WANG Qi-wei, CUI Jian-zhong, 2006年9月.

学术兼职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广东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