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道国

个人简介

李道国副教授,男,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审专家(2013年始)。视觉传达与文化创意产业策划学群。主编教材6部,其中1部获江苏省精品教材;1部获无锡市第九届哲学社科3等奖,独著教材1部。在国家核心期刊《美术观察》、《装饰》、《美术与设计》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作品《面具》,于2007年获“未来影像•第四届亚洲国际青少年影像作品展映活动”中国区最佳影像作品奖,亚洲入围作品奖,荣获校优秀毕业生。指导研究生完成的策划、设计课题《快克20年,健康一家人》、“‘兰堂喜品’婚礼喜品品牌形象设计”分别获得第十一届学院奖“快克创意实战奖”、第16届全国设计“大师奖”等多项奖项。 2008年创办《创意与设计》杂志,2008年-2009年任《创意与设计》杂志编辑部主任,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主编。2011年开始至今兼任《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儒佛道与地域文化”、“都市化进程与城市文化发展”、“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三个品牌栏目的选题策划、责任编辑。2012年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艺委会副主任。2012年为助推8个省市、35年城市大运河联合申遗,配合国家大运河世界申遗的宏观决策,创办《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并担任副主编。2012年创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兼任秘书长,执委会主任。为探索运河城市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解决之道,促进运河城市政府、企业的广泛合作,扩大中国运河城市与世界运河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尽一份责任。同时,将国家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品牌整合力与民间资本、公共学术资源高度聚合、协同发展,以此服务于社会,造福于民生,贡献于国家。 2009年至今兼任无锡滨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协助地方政府,完成无锡农业生态与农副产品(茶、大米、水蜜桃)包装与品牌系列设计(2009、2010、2011)。策划主持《开原寺——江南佛教文化景观规划研讨会》(2009,无锡)。策划《法光寺——佛教文化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2010,南通)。策划、组织《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太湖论坛》研讨会(2011,无锡)。完成《淮海文博园文化创意产业策划》、《淮海文博园品牌系统设计》《淮海文博园空间导向系统设计》(2012,徐州)项目。主持《DP产品设计与品牌文化系统设计》项目(2010,2012,无锡)。主持《中国运河网品牌策划、设计与市场推广》(2013、2014无锡)。参加“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座谈会”(2014,北京,故宫博物院)并策划、组织媒体进行系列深度报道。策划、主持淮安市政府主办、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承办“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论坛(2014.9)。参与主持淮安市政府主办、中国文物协会承办“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论坛(2014.10)。主持2015年教育部海峽兩岸交流項目:手艺江南,礼行天下—–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与文化旅游设计。开展了一系列考察、学术研讨、设计体验活动。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 视觉设计的符号学研究 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策划研究

学术兼职

2012年任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江苏省社科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视觉生态研究》(2008),第一责任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