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汪晓东

个人简介

汪晓东,现为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设计艺术学(环境设计方向),致力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十余年,近些年,关注乡村建设的研究。 2010.9——2013.6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专业为建筑与景观艺术设计 2002.9——2005.7,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业为环境艺术设计 1993.9——1995.7,大学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业为环境艺术设计 1995.9——2002.7,在浙江海盐县第二高级中学任教 2005——现在,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科研成果: 专著: 《福州马鞍墙的生成与变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参加的论坛 1、制器尚象:中国古代器物中的观念与信仰,发言题目:《樏的形制演变及意蕴象征》,主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3月; 2、2017年中国艺术乡建论坛,发言题目:《景观中的“人气”——以平潭县竹屿湖景观设计为例》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9月; 3、“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论坛,发言题目:《设计研究是否需要学科范式》主办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11月; 4、范式与外延——2019·第二届艺术史科学发展研讨会,发言题目:《设计研究是否需要学科范式》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2019年11月。 课题: 1、2016年省社科联课题“闽台乡村社区营造比较研究”,项目主持; 2、2016年省教育厅课题“福建省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项目主持; 3、2016年省教育厅课题“闽南传统建筑形态研究”,项目主持; 4、2012年省教育厅课题“文化生态视阈中福州马鞍墙生成环境研究”,项目主持。 获奖信息: 1、作品《三明清流县“十里长街”景观规划》获得福建省首届美术院校教师联展中获二等奖。 2、2015、2016、2017届两岸手绘设计奖优良指导教师奖。 3、2017年获得南顺奖教金。

研究领域

乡村建设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谈设计研究的学科范式问题》.《美术观察》.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12). 2、《天工开物》所附土砻图考释.《装饰》.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9). 3、《“出砖入石”渊源考辨》.《装饰》.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9). 4、《台湾穿瓦衫变异成因考》,《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3). 5、《樏的形制演变及意蕴象征》,《西北美术》,2017(4). 6、《木雕博古图像生成与变异的文化阐释》,《中国美术研究》,第22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7、《身份求索与发展困惑——2013年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述评》,中国艺术年鉴2013年卷(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8、《福州马鞍墙渊源考辨》.《装饰》.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7). 9、《福州马鞍墙装饰图式特点及其成因探析》.《设计艺术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4):. 10、《论民俗视野下的生态建筑设计——以福建客家土楼为例》.《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集美大学,2011(3). 11、《从庄子的“养鸟”观谈当前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美术大观》. 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8). 12、《山墙与五行象征的质疑》.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集美大学,2012(4). 13、《论生态低技术在永定客家土楼中的运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大同:山西大同大学,2012(5). 14、《美术馆的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发展——以北京市为例》.《艺术·生活》.福州: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2011(6). 15、《福州马鞍墙博古图像生成探析》.《齐鲁艺苑》.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2(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