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曾祥波

个人简介

2001年8月—今,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教学情况 主要承担《鱼类学》与《水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 科研项目 1校科研启动金:厦门海域小型鱼类耳石形态及其在种类鉴别中的应用,2008年7月-2011年7月,主持人。 2李尚大基金:不同养殖模式虾池中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和色素类群的变动,2011.8-2013.8,主持人。 3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沙蚕对封闭海湾滩涂的生物修复作用及其机理研究,2012年1月-2014年12月,参与者。 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海洋鱼类细胞色素P450对溴系阻燃剂的代谢及生态毒理研究,2009年5月—2012年8月,参与者。 5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封闭海湾典型生境物理修复和生物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1-2015.12,参与者。 6省海洋与渔业局(子课题):生物膜原位水处理池塘鳗鱼养殖新模式的应用,2010.7-2011.12,参与者。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封闭型海湾生境滩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对沙蚕生态修复的响应,2013年1月—2016年12月,参与者。 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复合污染物胁迫藻毒素产生及食物链传递机理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参与者。

研究领域

1微型浮游生物生态学 2 鱼类生态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曾祥波,张国华.基于傅里叶耳石形态分析法对几种家鱼仔稚鱼的种类判别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2/19(6)/970-977. 2.曾祥波,黄邦钦.台湾海峡南部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海洋科学, 2012/32(8)/28-34. 3.Bangqin Huang, Weiguo Xiang,Xiangbo Zeng,Kuo-Ping Chiang, Haojie Tian, Jun Hu, Wenlu Lan, Huasheng Hong. Phytoplankton growth and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in a subtropical coastal upwelling system in the Taiwan Strait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31(6), 2011:48-56 4.曾祥波,黄邦钦.厦门西海域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及其生产力的季节变动.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1):109-115. 5.曾祥波,黄邦钦. 围隔实验研究台湾海峡2005年夏季小型浮游动物对硅藻水华的摄食.海洋学报,2008,30(6):140-146. 6.曾祥波,黄邦钦. 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台湾海峡,2008,27(4):359-465. 7.曾祥波,黄邦钦. 台湾海峡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及其对营养盐再生的贡献.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2):231-235. 8.曾祥波. 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不同色素类群的生长率和摄食死亡率的初步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7,4(4):35-38. 9.曾祥波,黄邦钦,陈纪新,洪华生.台湾海峡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对夏季藻华演替的影响.海洋学报,2006,28(5):107-116. 10.曾祥波,黄邦钦.台湾海峡南部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及其生产力.台湾海峡,2006,25(1):1-9. 11.曾祥波,黄邦钦. 厦门港西海域冬季微型浮游动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0(4):189-29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