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劲阳

个人简介

开设课程: 本科生: 刑法学I、刑法学II、刑法学III 研究生: 刑法解释学、刑法案例学、侵犯个人法益专题、职务犯罪专题 主要学术与教育经历: 2014—2015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教授 2012—2013年,美国范德堡大学法学院学术访问 2011—2012年,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 2008—2009年,辽源市西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 2005—2006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法学部客座研究员 2002年9月—2006年6月,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8年9月—2001年6月,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年9月—1998年7月,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 获奖情况 : 1.2018年3月,第二届“吉林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 2.2018年6月,当选吉林大学法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 3.2018年4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2018年4月,获吉林省法学会省属研究会先进个人称号。 5.2017年9月,获吉林大学法学院教师“岳城奖教金”。 6.2017年,获吉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7.2017年6月,当选吉林大学法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 8.2011年,被评为吉林大学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9.2011年,被评为吉林大学法学院优秀党支部书记。 10.2003年,获刑法博士奖学金(香港律政司副首席检察官沈仲平大律师资助)。 学术活动: 1.2018.7.21,在吉林大学出席2018中国反腐败法治高端论坛并作会议发言。 2.2018.7.8,在吉林大学主持中日财产犯罪研讨会并做会议发言。 3.2017.4.19-20,在南京大学法学院参加首届海峡两岸比较刑法论坛并做会议发言。 4.2017.5.20,在长春参加吉林大学法学院刑事辩护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及首届“法正论坛”。 5.2017.6.9-10,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参加2017中国反腐败法治高端论坛并做会议发言。 6.2017.9.23,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参加第五首届东北亚刑事政策论坛并做会议发言。 7.2017.10.14,在北京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举办的“历次刑法修正评估与刑法立法科学化理论研讨会”做会议发言。 8.2017.4.13,参加吉林省法学会和吉林省司法厅举办的反恐法、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法三法座谈会并做会议发言。 9.2017.3.29,在吉林大学主持并参加内地与香港惩治腐败司法机制比较研讨会。 10.2017.10.29,参加吉林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2017年年会及第二届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论坛并做会议发言。 11.2016.1.25,在北京出席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反腐败法治研究方阵”成立大会并发言。 12.2016.6.18-19,在北京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的“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并作大会发言。 13.2016.7.18,在西安出席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中国反腐败法治高端论坛”,提交论文并作大会发言。 14.2016.9.25,出席吉林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阈下网络犯罪的风险与防控研讨会,主持学术研讨会环节。 15.2016.11.19,在天津出席由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市法学会刑法分会主办的“外国刑法与比较刑法前沿问题研讨会”,提交论文并作大会发言。 16.2016.11.27,在吉林大学出席并主持中英刑事案件速裁机制比较研讨会。 17.2016.12.15,出席吉林省法学会刑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司法公正与刑法适用”学术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 18.2016.12.3,出席首届“长白破产法沙龙”并做“刑法学界对涉破产犯罪的理论探索”的会议发言。 19.2016.9.13,在吉林大学出席“中日刑法解释比较研究”研讨会。 20.2016.2.25,在吉林大学出席并主持民意与死刑的司法控制研讨会。 21.2015.11.30,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民意与死刑的司法控制”座谈会。 22.2015.12.2,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参加“民意与死刑的司法控制”座谈会。 23.2015.12.13,在吉林大学参加并主持“民意与死刑的司法控制”座谈会。 24.2015.11.23,在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参加“民意与死刑的司法控制”座谈会。 25.2015.9.18,在吉林大学参加第三届东北亚刑事政策论坛。 26.2015.8-9,在吉林省委党校参加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27.2015.7.7,在吉林大学参加 “刑事违法性理论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 28.2015.6.6,在吉林大学参加“死刑司法控制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29.2015.12.18,出席吉林省刑法研究会学术年会,吉林警察学院。 30.2015.2.8,死刑的司法控制论坛,吉林大学。 31.2014.9-2015.1,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任客座教授。 32.2012.2.25,在吉林大学参加“死刑司法控制”国际研讨会。 33.2012.10-2013.7,在美国范德堡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34.2011.10.12,出席由吉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美刑事法治前沿研讨会 35.2011.8,出访日本明治大学、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 36.2010.12.18,在长春出席东北及西北地区刑法高层论坛: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之解读。 37. 2009.6,参加全国第六届中青年刑法学者论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38. 2009.8,参加中国犯罪学会2009年年会,浙江省绍兴市。 39.2009.8,参加中国法学会诊所教育委员会刑事诊所培训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40.2008.10,在南京市参加中国刑法学会2008年年会。 41.2008.7,在吉林省辽源市参加中国犯罪学会2008年年会。 42.2008.8,在吉林省长春市参加第三届东北法治论坛。    43.2008.11,参加“中欧遏止刑讯逼供合作项目总结研讨会”,吉林省辽源市。 44.2007.9,在长春市参加中国刑法学会2007年年会。 45.2007.11.1,在吉林大学出席海峡两岸刑法理论与刑法适用研讨会。 46.2007.5,出访我国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逢甲大学财法所。 47.2006.9,在吉林大学出席四校刑法高层论坛。 48.2005.6.18,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出席日本刑法学会第83回大会。 49.2005.6.4,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出席日本被害者学会第16回大会。 50.2005.8.4,在日本近江八幡市参加日本刑法学会关西部会夏期例会“外国刑法理论研讨会”。 51.2002.10.16,在西安出席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 52.2001.8.23,在长春出席北欧-中国国际人权法学术研讨会。 53.2016.10.28,出席并主持在吉林大学举行的侵犯财产犯罪疑难案件讨论会。 54. 2015.5.22,出席吉林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中国—西班牙刑法对话”座谈会。

研究领域

刑法学

承担课题: 1.主持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死刑案件的司法控制与量刑规则”,(2014B4)。2014-2015。 2.主持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司法实践视域下当代中国犯罪论体系的构建”(2008BfX08)。2008-2012。 3.主持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项目:“交往主义刑法思想及其政治哲学基础”(2014QY049)。2014-2018。 4.主持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基金项目“犯罪论体系思想根基追问”(2006BS004)。2006-2009。 5.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博士点项目(98JBY820008)"人权与国际刑法"。1998-2002。 6.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4BFX055)"国际刑事法院:以中国视角的研究"。2004-2008。 7.参与英国政府战略基金项目(SPF)“中国死刑替代措施实证研究”。2011-2012。 8.参与英国政府战略基金项目(SPF)“民意与死刑的司法控制”。2014-2016。 9.参与中国法学会项目“当代中国反腐败的法治生态”,CLS(2017)ZDWT28。2017-2018。 10.参与英国政府战略基金项目(SPF)“刑事案件速裁机制研究”。2016-2017。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仇恨型故意杀人案件死刑裁量反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 2.《徘徊在歧义与正义之间的刑法释义》,《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3.《贪污、受贿犯罪终身监禁规定妥当性反思》,《刑法论丛》2016年第3卷,法律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4.《网络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妥当性反思》,载《网络时代的刑法面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5.《死刑正当性的沟通主义沉思》,《长春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6.《死刑的正当性再思——交往主义刑罚理论背景下的考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 7.《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刑罚观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8期。 8.《死刑司法控制的地方性实践与方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9.《犯罪论与法哲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译著。 10.《出租车司机坐视女乘客被强奸的行为如何定性》,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受胁迫强奸杀人行为如何定性》,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 《将本人名下的他人钱财取出挥霍行为如何定性》,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林某的行为是盗窃还是抢劫》,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配货站恶意占用货款行为如何定性》,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5.《使用假军车牌照逃避天价过桥费行为定性思辨》,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刘某某能否成为贪污罪的主体》,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药家鑫案量刑再思》,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8.《引燃汽车并在闹市行驶的行为如何定性》,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偷盗机动车牌照并向车主勒索钱财行为的定性》,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一辑),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 20. 《盗窃罪与抢夺罪辨析》,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一辑),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 21. 《虚开抵扣税款发票等犯罪的认定与理解》,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一辑),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 22.《对构成盗伐林木罪中‘多次盗伐’的理解》,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一辑),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 23. 《共同犯罪中同案犯供述的证明力问题探析》,载《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一辑),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 24.《通过死缓适用实现死刑替代的具体司法设想》,《新中国刑法60年巡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英美犯罪理论体系构建不发达原因反思》,载《第三届东北法治论坛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一人公司的犯罪主体地位刍议》,载《2007年中国刑法年会论文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试论开放的犯罪论体系》,《政法学刊》2007年第3期。唯一作者。 28.《问题思考的方法论与刑法体系的构筑》,《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 29.《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思潮》,《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9月11日。唯一作者。 30.《刑法信条学与犯罪论体系的构筑》,《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5期。唯一作者。 31.《犯罪论体系理论史上问题思考模式论要——以法国刑法学为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第一作者。 32.《论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概念》,《求索》2006年第12期。唯一作者。 33.《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刑事政策》,载《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6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唯一作者。 34.《法家重刑思想的现代省察》,《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唯一作者。 35.《试论刑法信条学》,《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唯一作者。 36.《最近の中国犯罪论体系再构论について》,《法と政治》(日本)第57卷第2号,2006年6月。 37.《中国死刑制度についての再考》,译文,《法と政治》(日本)第57卷第1号,2006年3月。 38.《内幕交易行为及其刑法规制》,《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39.《试论开放的刑法体系的概念》,《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0.《过当犯若干问题探讨》,载《犯罪形态研究精要Ⅰ》,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1《文化际刑法问题初探》,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2.《犯罪论体系哲理基础的变动——从古典体系到目的论体系的考察》,载《刑事法新论集粹》,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3.《新古典犯罪论体系的哲理基础》,《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4.《新康德主义与新古典犯罪论体系》,《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 45. 《‘假按揭’贷款欺诈行为的刑法规制及其预防》,载《2003年中国刑法年会论文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英美刑法语境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47.《过当犯论要》,《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4期。 48.《道德与犯罪》,《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1期。 49.《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刍议》,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增刊,2009年6月。 50.《略论刑法中的身份问题》,载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国庆专辑)1999年8月。    51.《关于走私武器、弹药及走私核材料罪》,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国庆专辑)1999年8月。 52.《人权与国际刑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 53.《刑法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 54.《国际刑事法院:以中国为视角的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参编。 55.《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二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副主编。 56.《案例研究与思考》(第一辑),长春出版社2010年版,参编。 57.《刑事诊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参编。 58.《刑法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参编。 59.《和谐应成为刑事政策终极价值》,《北京晨报》2006年7月19日。 60.《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吉林日报》(理论版)2006年6月26日。 61.《安乐死,安乐乎》,《长春日报》(法制版)2003年6月21日。 62.《这笔钱不应属于公款》,《长春日报》(法制版)2003年9月12日。 63.《量刑规范化才能避免‘同罪不同刑’》,载《长春日报》(法制版),2009年6月2日。

学术兼职

吉林省法学会犯罪预防研究会副会长 吉林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部主任 中国法学会反腐败法治研究方阵常任专家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 吉林省省级“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