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任喜荣

个人简介

开设课程: 本科生:宪法学 外国宪法学 公务员法 法律思想史 硕士研究生:宪法学专题研究 港澳基本法 比较宪法学 博士研究生:宪政理论 比较宪法学 主要学术经历: 2011年7月-2011年8月 印度西孟加拉司法科学大学访问学者 2007年8月-2008年8月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访问学者 2005年9月-2005年12月 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2001年12月-2004年1月 浙江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1997年9月-2001年6月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2年9月-1994年12月 吉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1988年9月-1992年6月 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获奖情况: 1. 2018年1月,论文《从“备而不用”到“适度活跃”的宪法审查机制——以国家文化义务履行的合宪性控制为例》获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主题征文”优秀奖(中国法学会); 2. 2016年6月,被评为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3. 2016年8月,论文《“支撑”、“互释”与“回应”——民法典编纂中的宪法观与问题意识》获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奖”二等奖(中国法学会); 4. 2015年12月,论文《论民主党派如何在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获民建中央2015年重点理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民建中央); 5. 2014年10月,著作《地方人大监督权论》被评为第八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 6. 2014年6月,著作《地方人大监督权论》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 7. 2012年9月,著作《地方人大监督权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8. 2011年4月,论文《批判与重构——地方人大“宪法监督权”研究之反思》获吉林省首届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9. 2011年11月,论文《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平衡“法意”与“民情”》获“社会管理创新法治论坛”——第六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二等奖; 10. 2010年12月,论文《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获得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主要学术活动: 1. 2018年7月,“法学范畴与法理研究”学术研讨会(长春); 2. 2018年6月,中国宪法国民教育高端论坛暨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宪法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重庆); 3. 2017年8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长春); 4. 2016年4月,文化宪法及文化法律体系理论研讨会(长沙); 5. 2016年10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保定); 6. 2016年4月,2016亚太法律学院院长论坛(香港); 7. 2015年10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贵阳); 8. 2015年7月,党内法治建设与立法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 9. 2014年12月,第十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天津); 10. 2014年10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南昌); 11. 2014年9月,第五届中德宪法论坛·立法权限划分研讨会(北京); 12. 2014年4月,第二届“《宪法》释义”学术研讨会(杭州); 13. 2014年9月,“新中国宪政的奠基与发展:纪念五四宪法制定六十年”学术研讨会(北京); 14. 2013年10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重庆); 15. 2013年9月,第四届中德宪法论坛·宪法财产权研讨会(北京); 16. 2012年11月,第八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长春); 17. 2012年8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北京); 18. 2012年4月,2012中国公法学术会议(香港); 19. 2011年11月,全国宪法学教学研讨会2011年年会 (北京); 20. 2011年10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西安)。

研究领域

宪法学、法文化(传统司法文化)学、立法学

承担课题: 1. 2016年-202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合宪性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JJD820006); 2. 2015年-2016年,主持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项目“《监督法》的实施与中国特色权力监督制度的实效化研究”; 3. 2014年-2016年,参加吉林大学校级项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法治政府建设”(项目编号:2014ZZ035T); 4. 2014年-2015年,参加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项目“新时期反腐视域下刑法的应对与调整”; 5. 2013年-2016年,主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预算权的宪法规制”(项目编号:13SFB1003); 6. 2011年-2014年,参加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门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1JJD820013); 7. 2011年-2016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团自治的行政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BFX100); 8. 2011年-2015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1&ZD077); 9. 2010年-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制度性歧视研究”(项目编号:10BFX014); 10. 2010年-2013年,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29); 11. 2010年-2012年,参加吉林大学校级项目“司法学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09JC029); 12. 2005年-2008年,主持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宪政制度与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5JP007); 13. 2002年-200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人大监督权论”(项目编号:02CFX004)。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国家机构改革的宪法界限》,《当代法学》2017年第4期; 2.《“支撑”、“互释”与“回应”——民法典编纂中的宪法观与问题意识》,《法学评论》2016年第5期; 3.《理解宪法基本价值的五个维度——重塑依宪治国的观念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4.《预算制度改革的宪法基调》,《财经法学》2015年第2期; 5.《论中国宪法学的“制度研究”传统及其转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6.《宪法基本文化政策条款的规范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7.《“低保信息永久公示”的制度逻辑及其法学批判》,《当代法学》2014年第2期; 8.《制度性歧视的内涵与辨异》,《北方法学》2014年第2期; 9.《“社会宪法”及其制度性保障功能》,《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研究》,《当代法学》2012年第6期; 11.《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主义”与“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的哲学基础及其方法论特色》,《北方法学》2012年第6期; 13.《作为“新兴”权利的信访权》,《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14.《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成长的制度分析——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一个实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5.《“集体行使监督职权原则”的法律方法解析》,《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 16.《预算监督与财政民主: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成长》,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7.《中国宪法学发展30年》,《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1期; 18.《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当代法学》2007年第2期; 19.《平等机会委员会与平等权利保护——香港的经验》,《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 20.《完善宪法文本 构建和谐社会》,《当代法学》2005年第6期; 21.《论宪法学研究中的历史分析方法》,《法学家》2005年第4期; 22.《中国古代刑官的权力解析——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三)》,《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4期; 23.《“刑官”的知识结构解析——当代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二)》,《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 24.《“伦理法”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基于刑事法律范畴的分析》,《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3期; 25.《有限的宪法典与宽容的宪政制度——以“全球化”为概念性工具的分析》,《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26.《“刑官”初论——当代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一)》,《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 27.《论宪法发展研究的文化取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8.《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完善》,《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4期; 29.《宪法典的文化意义》,《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 30.《批判与重构——地方人大“宪法监督权”研究之反思》,《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31.《伦理刑法传统与刑法民族性》,《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 32.《“伦理法”的是与非》,《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33.《中国宪政的多元文化背景》,《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2期; 34.《世纪之交宪法学研究的五年回顾与展望》,《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1期; 35.《宪政的实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6.《民主监督的理想、矛盾、现实》,《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1期; 37.《人民政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1期; 38.《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功能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6期。 著作: 1. 独著:《地方人大监督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独著:《刑官的世界: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 独著:《伦理刑法及其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教材: 1.《宪法学》(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法学通论》(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宪法学》(附:宪法学自学考试大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吉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 副会长 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 副会长 吉林省委法律专家库 成员 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 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