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林沄

个人简介

讲授课程: 商周青铜器 商周考古文献导读 先秦历史文献导读 商周考古研究专题与学科最新进展 教育经历: 1957.7—1962.6 北京大学考古系 1962.8-1965.11 吉林大学历史系甲骨文金文专业 工作经历: 1966.11--1968.8 吉林大学科研处贮备研究生 1968.8--1973.9 辽宁省复县十七中 1973.9—1983.7 吉林大学历史系 助教、讲师 1983.7—1987.9 吉林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1987.10--1993.11 吉林大学考古系、古籍研究所 1993.11—至今 吉林大学考古系、文学院 获奖情况: 《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1995年 《林沄学术文集》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一等奖空缺) 2003年

研究领域

商周考古 东北考古 古文字学

科研项目: 夏至战国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形成的历史过程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10-2003.10 新疆出土青铜器集成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06.12-2009.12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说王 《考古》 1965年6期 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 《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 1979年 中国东北系青铜剑初论 《考古学报》 1980年2期 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 《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 1982年 小屯南地发掘与殷墟甲骨断代 《古文字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 1984年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6期 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1 文物出版社1987年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辽海文物学刊》 1989年2期 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3年1-2合刊 戎狄非胡论 《金景芳九五诞辰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6年4月 古文字转注举例 《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中文大学 1997年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 《燕京学报》新十四期 2003年5月 真该走出疑古时代吗? ——对当前中国古典学取向的看法 《史学集刊》 2007年3期 论欧亚草原的卷曲动物纹 《燕京学报》新二十四期 2008年5月 著作教材: 《古文字研究简论》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6年 《林沄学术文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年 《林沄学术文集》(二) 科学出版社 2008年

学术兼职

1991年9月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考古学科评审组 成员 1997年5月起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 成员 2000年9月-2004年11月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 理事长 2004年6月起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委员 1991年3月起 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委员 1989年6月起 中国考古学会 理事 1998年9月-2004年4月 中国史学会 理事 2002年9月-2008年6月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副主席 2000年8月起 吉林省学位委员会 委员 1992年4月起 国家古籍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