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福顺

个人简介

讲授课程: 古史理论与方法、辽金史料学、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论等 教育经历: 1983-1987,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9-2002,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习,获史学硕士学位 2003-2008,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2004,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从事教学工作 2004-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从事教学工作 获奖情况: 1.《试论汉魏时期高句丽政权的统辖区域》,获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2.《试论汉魏时期高句丽政权的统辖区域》,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高丽记〉研究》,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发展论坛优秀成果奖。 4.《〈高丽记〉研究》,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5.《辽朝中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获吉林省首届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研究领域

辽金史、北方民族史

科研项目: 1.辽金与高丽关系研究(结项),主持人,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03]第19号。 2.中国学者高句丽研究百年史研究(结项),主持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4168。 3. 高句丽官制研究(结项),参加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BZS028 4. 辽朝科举制度研究(结项),主持人,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批准号:2009ZZ004 5. 辽朝教育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结项),主持人,教育部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A770012 6. 历代边疆文教举措与边疆治理研究(进行中),主持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子课题项目,批准号:10JZD0008 7.科举与辽代社会,主持人,国家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3FZS005 8.朝鲜中古史研究,主持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子课题,项目批准号:13&ZD105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试论汉魏时期高句丽的统辖区域》,《东疆学刊》,2001年第4期。 2.《中国与希腊文明起源的比较》,《长春师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关于“中国古代史”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合并研究的几点思考》,《长春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库页岛的地理发现与日俄对库页岛的争夺》,《长春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唐丽战争史》评价》,《长春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6.《论昭宣时期的拨乱反正政策》,《长白学刊》,2003年第2期。 7.《高丽记所记平壤城考》,《长春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 8.《高句丽官制中的加》,《东北史地》,2004年第8期。 9.《东北古代民族的基本特征》,《东北史地》,2004年第11期。 10.《盐铁会议对汉武帝内外统治政策的论争》,《新亚论丛》(香港),2004年第1期。 11.《论盐铁会议对汉武帝内外政策的批判》,《长白学刊》2005年第6期。 12.《金末蒙初大辽收国的建立及其灭亡》,《东北史地》,2006年第2期。 13.《粟末靺鞨史迹考》,《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 14.《长安北京成为封建社会前后期都城的内在因素》,《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15.《高句丽中央官制的演变》,《史学集刊》,2006年第5期。 16.《辽代上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 17.《高句丽官制中的兄与使者》,《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18.《关于东北古代疆域的几点认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 19.《逐本溯源 考实求真——〈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演变〉》评介,《东北史地》2007年第2期。 20.《高句丽建国初期的政治结构与王权的形成》,《东北亚研究论丛》(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21.《辽朝文教政策之影响》,《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22.《辽朝西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6期。 23.《辽朝南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24.《日俄对库页岛的争夺》,《东北史地》2008年第1期。 25.《渤海政权迁都考述》,《东北史地》,2008年第2期。 26.《辽朝东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3期。 27.《中国东北史研究面临着理论考验》,《北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8.《辽朝中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5期。 29.《尊孔崇儒 华夷同风——辽朝文教政策的确立及其特点》,《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30.《〈高丽记〉所记高句丽中央官位研究》,《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 31.《辽朝的忠君观念及其教育形式》,《东北亚研究论丛》(第二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32.《辽朝初期科举制度述论》,《科举学论丛》,2008年第1辑,线装书局2008年6月。 33.《辽朝“进士”称谓考辨》,《史学集刊》,2009年第1期。 34.《辽朝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东北史地》,2009年第3期。 35.《辽朝进士题名录及说明》,《科举学论丛》,2009年第2辑,线装书局2009年6月。 36.《辽朝蒙养教育述论》,《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 37.《辽朝私学教育初探》,《求是学刊》,2010年第4期。 38.《辽朝科举考试录取规模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39.《辽朝教育的发展演变》,《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 40.《辽朝科举考试应试科目述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41.《辽朝举进士、业进士考》,《北方文物》,2010年第3期。 42.《辽朝医学教育在契丹社会发展原因的探讨》,《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第11期。 43.《辽朝医学教育述论》,《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第12期。 44.《辽朝科举应试对象述论》,《科举学论丛》,2011年第1辑,线装书局2011年5月。 45.《辽朝的孝亲观念》,《华夏文化论坛》,第六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8月。 46.《北方民族政权历史文化认同的典型案例:〈辽金元史学研究〉评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47.《辽朝历科状元考论:以圣宗统和六年以后开科考试为中心》,《科举学论丛》,2011年第2辑,线装书局2011年5月。 48.《辽朝礼部贡院与知贡举考论》,《考试研究》,2011年第2期。 49.《发青史之幽隐 述秽貊之流风:悼东北史专家刘子敏教授》,《东北史地》,2012年第1期。 50.《边疆治理视阈下的中国古代边疆文教》,《史学集刊》,2012年第2期。 51.《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东北史地》,2012年第3期。 52.《辽朝科举考试中的府试》,《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0期。 53.《有关辽朝科举史料的几个问题》,《辽金历史与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4.《辽朝女性教育述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55.《辽朝科举考试生源述论》,《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6.《契丹皇族儒家经史教育考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3期,第93-102页。 57.《辽朝的尚武骑射教育》,《东北亚研究论丛》(第六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58.《碎片化与全视野:中国区域史研究的价值取向》,《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区域史视野下的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9.《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文化使命:以翰林院、国史院、起居舍人院考察为中心》,(韩)《北方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 60.《辽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61.《科举制度在辽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62.《辩证与求实:〈辽金黄龙府丛考〉评介》,《延边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63.《辽朝释褐进士的政治生活角色:以释褐进士迁转朝官与地方官为中心》,《东北史地》,2015年第1期。 64.《辽朝及第进士释褐任官考论》,《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2期。 65.《辽代进士释褐后的初授官职与迁转》,《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7期。 66.《辽代天文历法教育述论》,《朔方论丛》,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7.《辽朝科举考试内容考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68.《2013年辽史研究综述》,《中国辽夏金研究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69.《辽朝科举考试年限考论:以圣宗统和六年以后为中心》,《科举学的提升与推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0.《区域视阈下的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经济社会史评论》2015年第4期。 71.《行朝决策映像与研究方法反思:〈辽朝政治中心研究〉评介》,《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2.《朝鲜半岛中古史的特点》,《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73.《族际互动与政治整合:〈辽代女真族群与社会研究〉评介》,《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六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74.《辽朝奉陵邑初探》,《古代文明》2016年第1期。 75.《民族多元互动与儒家文化认同下边疆民族区域文教举措的演进特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第1期。(《边疆民族区域文教举措的演进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76.《困厄与挑战:当下辽史研究的方法论刍议》,《赤峰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77.《辽朝道学教育述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78.《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朝鲜王朝前期的古史编纂〉评介》,《华夏文化论坛》(第十五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年版。 79.《视阈、内涵与学术张力:读李大龙著〈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史学集刊》2016年第6期。 著作教材: 1.《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主编之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5月版。 2.《中国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主编之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中朝关系史译文集》(合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4.《高丽记》研究(合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5.《中国学者高句丽研究史》(合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6.《高句丽官制研究》(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7.《中国东北民族史》(中卷),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5月。 8.《辽朝教育研究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11月。 9.《高句丽中央官制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版。 10.《中国科举制度通史》(辽金元卷)(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版。 11.《科举与辽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学术兼职

吉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 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