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黄良敏

个人简介

黄良敏,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源与生态教研室主任。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0.09-1994.07: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海洋渔业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优秀毕业生; 1996.03-1996.07:上海水产大学研究部进修六门研究课程; 2000.10-2004.12: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生物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09-2011.07: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渔业资源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4.08-至今: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工作,助教,讲师,副教授。 教学情况 研究生课程:《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专题》、《高级生物统计学》; 本科生课程:《海洋渔业技术学》、《生物统计与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渔具理论与设计学》等课程。 教学实习: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渔具、渔业资源调查和渔政管理教学实习。 近年来科研项目 [1]2015-2018:厦门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与演替的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618,主持人) [2]2015-2018:闽江口鱼类群落空间格局及功能实现过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149,参加) [3]2015-2017:厦门海域鱼类生物群落的演替研究(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504030006,主持) [4]2014-2016:厦门海域重要经济鱼类特征及其长期变化研究(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K2014001,主持) [5]2014-2015:促进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研究(福建省发改委项目,参加) [6]2014-2015:福建省海洋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预测研究(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014R01110,参加) [7]2014-2017:厦门市珊瑚及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13GQT001NF14,渔业资源调查子项目负责人) [8]2013-2016:典型封闭型海湾生境滩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对沙蚕生态修复的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669,参加) [9]2012-2015:福建九龙江口渔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博士启动金,主持) [10]2012-2013:鲍产业关键技术优化与示范推广(国家星火计划(子课题),参加) [11]2012:福建省海洋产业人才培养规划研究(福建省发改委,参加) [12]2012:集美大学鹭鸟栖息地饵料生物环境改良(校育苗基金,主持) [13]2011-2014:九龙江河口区鱼类生物群落及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14]2011:棉花摊库区渔业资源调查及损失量评估(横向,参加) [15]2011:厦门湾黄鳍稠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横向,参加) [16]2010-2013: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保护研究(福建省教育厅B类项目,参加) [17]2010-2012:九龙江口鱼类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中科院城环所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主持) [18]2009-2011:中国近海不同群体条纹斑竹鲨的种质鉴别与分子标记研究(续)(国家基金项目,参加) [19] 2009-2010:厦门文昌鱼栖息地的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参加)。 [20] 2008-2010:福建省潜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福建908评价项目,参加) [21] 2007-2010:鳗鱼繁殖生物学基础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参加) [22] 2007-2008:集美大学白鹭栖息地水环境的改良(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持) [23] 2007-2008:集美大学白鹭栖息地水环境的改良(集美大学校基金项目,主持) [24]2004-2006:条纹斑竹鲨的养殖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研究(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参加) [25]2002-2005:条纹斑竹鲨的养殖生物学研究(集美大学校基金项目,主持) [26]2002-2005:水产养殖学本科实验实习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省教育厅,参加) [27]1998-2000:僵鳗与正常鳗生物学的比较研究(厦门市科委项目,参加) [28]1999-2000:鳗鲡快速生长因子研究(厦门市科委项目,参加) [29]1996-1999:异域鳗鲡种类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的研究(厦门市科委项目,参加) [30]1996-1997:台湾省渔具渔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厦门水产学院基金,主持) 获奖情况 [1] “异域鳗鲡种类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的研究”获2001年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四)。 [2] 2007年11月获“厦门第三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论坛”征文三等奖。 [3] 2008年获2003-2007年集美大学本科教学评建先进个人。 [4] 2009年“水产养殖学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教学成果获集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福建省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六)。 [5] 2012-2013学年集美大学黄宗迎奖教金获得者。

研究领域

渔业资源学、鱼类生态和鱼类增养殖等方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黄良敏,谢仰杰,李军,等。厦门海域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研究[J]。海洋学报,2013,35(2):126-132. [2] 黄良敏,黎中宝,吝涛,等。厦门国家级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种群健康评价[J]。海洋与湖沼,2013,44(1):103-110. [3] 黄良敏,张会军,张雅芝,等。入海河口鱼类生物与水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13,136(1):61-68. [4] 张会军,黄良敏(通讯作者),李军,等。福建九龙江口浮宫附近水域鱼类的群落结构变动[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32(2):230-236. [5] 常国芳,黄良敏,李军,王家樵,张会军,张雅芝,吝涛。福建九龙江河口区定置网渔业的鱼类群落结构研究。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2):295-305. [6] 顾洪静,黄良敏,李军,王家樵,张会军,张雅芝,吝涛。九龙江口鰶亚科两种鱼类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6):401-407. [7]江兴龙,黄永春,黄良敏,郑伟刚,翁忠钗,熊萍,刘骑绮。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3):161-166. [8] 陈强,王家樵,张雅芝,黄良敏,李军,谢仰杰。福建闽江口及附近海域和厦门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海洋学报,2012,34(3):179-184. [9] 谢仰杰,黄良敏,李军,李伟文,张雅芝。福建沿岸海域鲱形目鱼类资源评析。海洋渔业,2012,34(3):285-294. [10] 翁朝红, 谢仰杰, 肖志群, 黄良敏, 李军, 王淑红,张雅芝。福建及中国其他沿岸海域中国鲎资源分布现状调查。动物学杂志,2012,47(3):40-48. [11]翁朝红,谢仰杰,肖志群,李军,黄良敏,张雅芝。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及其自然生态环境评价。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59-264. [12]谢仰杰,李军,黄良敏,等。2006~2007年福建沿岸海域石首鱼类资源量时空变化。台湾海峡,2012,(3):403-411. [13]翁朝红, 谢仰杰, 肖志群,黄良敏,李军, 王淑红, 张雅芝。福建及中国其他沿岸海域中国鲎资源分布现状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2,47(3):40-48. [14] 张雅芝,黄良敏。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学科的现状及展望。福建水产,2011,33(3)37-41. [15]张森,谢仰杰,黄良敏(通讯作者)。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水产科学,2011,30(6):362-368. [16]王家樵,张雅芝,黄良敏,等。福建沿岸海域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3):1-6. [17]刘秋狄,陈政强,黄良敏,等。福建沿岸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1):20-26. [18]Huang Liangmin, Zhang Yazhi, Jin Xianshi, Shan Xiujuan. A comparative study offish community in four main estuariesof China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their adjacent waters [J]. Journal of OceanUniversity of China, 2010,9(2):169-177. [19] 黄良敏,李军,谢仰杰,张雅芝。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棘头梅童鱼资源的研究[J]。台湾海峡,2010,29(2):81-87. [20] 黄良敏,谢仰杰,李军,张雅芝。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棘头梅童鱼的生物学特征。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4):248-253. [21] 黄良敏,李军,张雅芝,谢仰杰,刘秋狄,金显仕。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热带海洋学报,2010,29(5):142-148. [22] 蒋新花,谢仰杰,黄良敏,张雅芝。福建沿岸海域软骨鱼类的资源分布与数量变动。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6):406-413. [23] 黄良敏,谢仰杰,张雅芝,李军,刘秋狄。厦门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2):81-87. [24] 张雅芝,黄良敏。厦门东海域鱼类的群落结构及种类多样性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9,28(2):80-90. [25] 李军,黄良敏。水产专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农业网络信息,2008,11:64-66. [26] 黄良敏,张雅芝,潘佳佳,等。厦门东海域鱼类食物网研究。台湾海峡,2008,27(1):64-73. [27] 谢仰杰,翁朝红,黄良敏,等。条纹斑竹鲨消化系统的初步研究。海洋科学,2008,32(1):24-28. [28] 黄良敏,林田禹,邹成灿。厦门同安湾、西海域渔业管理目标的比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4):573-578. [29] 黄良敏,张雅芝,杜楚炫,魏燕玲。厦门东海域流刺网渔获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台湾海峡,2007,26(2):261-269. [30] 黄良敏,谢仰杰,吴蜀丰,等。条纹斑竹鲨的驯养试验。水产科学情报,2006,33(1):19-22。 [31] 黄良敏,谢仰杰,苏永全。闽-粤东族与岱衢族养殖大黄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6):836-840. [32] 黄良敏,张雅芝,姚舒栓。厦门东海域定置网渔获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台湾海峡,2006,25(4):509-520. [33] 黄良敏,谢仰杰,吴漳德,等。条纹斑竹鲨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实验。集美大学学报(自),2005,(1):12-17. [34] 黄良敏,谢仰杰,张光后,胡家财。延迟投饵对浅色黄姑鱼仔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4):300-303. [35] 王彩云,黄良敏。浅析台湾金枪鱼渔业。海洋与渔业,2005,(10):22,33. [36] 黄良敏,谢仰杰,刘涛,等。条纹斑竹鲨耗氧率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自),2005,(4):305-310. [37] 于浩,曾晓起,黄良敏。北太平洋深海鳕科鱼类分类和分布的研究。海洋湖沼通报,2004(1):38-43. [38] 王彩云,黄良敏。扫描公海渔业。海洋与渔业,2004,(12):6-7. [39] 黄良敏,谢仰杰,邓书品,张雅芝。延迟投饵对花尾胡椒鲷仔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2003,8(2):130-133. [40] 黄良敏,于浩。我国黄鳍马面鲀的资源评估与可持续利用初探。福建水产,2003,(2):10-14. [41] 关瑞章,陈学豪,王雪虹,黄良敏,邹文政。美洲鳗鲡苗种培育密度的研究[M]。中国水产学会年会论文集,2000,p112-114. [42] 陈学豪,关瑞章,王雪虹,黄良敏,邹文政。美洲鳗鲡成鳗阶段放养密度的研究[M]。中国水产学会年会论文集,2000,p107-111. [43] 黄良敏。《渔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探讨。高教改革与发展,1999,(4):38-40. [44] 关瑞章,黄良敏。欧鳗养殖管理与病害的关系。中国水产,1999,(10):34-35. [45] 黄良敏。台湾远洋金枪鱼渔业现状及发展问题的探讨。福建水产,1999,(1):88-91. [46] 黄良敏。公海渔业国际管理与发展趋势。厦门科技,1999,(3):30-3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