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江兴龙

个人简介

江兴龙,男; 出生年月:1968.1;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职称:教授/高级工程师;职务: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集美大学水域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主任。 工作经历: 1983. 9 – 1987. 7 厦门水产学院养殖系,水产养殖专业,农学士; 1987. 8 – 2003. 8 连城县畜牧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石门湖网箱养鱼场场长、罗坊流水养鱼苗种场场长、水技站副站长、站长; 2006.4 – 2006.11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质量负责人、事务二室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2006.12 – 2011.7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集美大学水域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2011. 8 – 今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集美大学水域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主任,教授,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13.10起),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2017.10起),“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2019.8起)。 期间: 1999. 1 – 1999.12 浙江省温州市市政府办公室基地办 场长,总工程师; 2003. 9 – 2006. 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学科)渔业水体生态与病害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 3 – 2005. 3 美国奥本大学农学院渔业与联合养殖系、国际水产养殖与水环境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2006. 5 – 2008. 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领域,博士后(兼职)。 教学情况 承担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增殖工程学、科技英语、生物统计与计算机辅助分析、公务员基础、渔业企业经营管理等本科生课程;承担现代渔业进展、农业推广学、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渔业环境监测技术等研究生课程;担任现代渔业进展,增殖工程学,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公务员基础,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渔业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组长。 科研项目 (一)主持或参加完成的项目 1、2006年04月-2006年12 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海湾公益性监测项目“泉州湾赤潮监测和预警项目”,主持人和完成人; 2005年1月-2008年1月, 国家863计划项目“速纳湖湾污染疏河有效削减和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参加人和完成人; 3、2006年1月-2008年10月,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驱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的关键变量及其响应机制与核心技术研究”,参加人和完成人; 4、2006年1月-2007年9月,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重大专项“鳗鲡精养池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参加人和完成人; 5、2006年1月-2008年12月,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项目“节能型循环水养殖装置技术引进”,参加人和完成人; 2007年03月—2009年12月,集美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水处理系统中生物膜增效技术”,主持人和完成人; 7、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鳗鱼药残控制技术与环保高效配合饲料技术”的子项目“鳗鱼精养池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主持人和完成人; 8、2008年06月—2009年12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大项目“福建省重点淡水渔业环境监测”的子项目“龙海市及长泰县重点淡水渔业环境监测”项目,主持人和完成人; 9、2008年06月—2009年12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大项目 “福建省重点海水渔业环境监测”的子项目“莆田市秀屿区及漳州市云霄县重点海水渔业环境监测”项目,主持人和完成人; 10、2010年07月—2011年12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重点项目 “生物膜原位水处理池塘鳗鱼养殖新模式的应用”,主持人和完成人; 11、2009年6月—2011年7月,国际合作丹麦国诺维信有限公司项目“微生物制剂对鳗鱼养殖水质的调控效果评估”,主持人和完成人; 12、2009年3月—2010年12月,农业部项目“珍稀水生野生动物鲎资源调查” , 主持人和完成人; 13、2010年10月—2012年1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项目“棉花摊库区渔业资源调查及损失量评估” ,主持人和完成人; 14、2011年1月—2011年12月,农业部项目“中国鲎资源调查” ,主持人和完成人; 15、2011年6月—2012年3月,横向项目“虾场进水渠道式大型紫外杀弧菌成套装置的研制” ,主持人和完成人; 16、2010年5月—2012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循环水鳗鱼养殖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与应用” ,主持人和完成人; 17、2011年4月—2012年7月,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项目“厦门湾黄鳍稠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主持人和完成人; 18、2012年3月—2012年12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五新项目“生物膜原位水处理池塘凡纳滨对虾养殖新模式的示范与应用”,主持人和完成人; 19、2011年9月—2012年12月,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项目“罗源湾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主持人和完成人; 20、2010年10月—2013年12月,厦门市科技局项目“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示范” ,主持人和完成人; 21、2012年5月—2016年5月,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封闭海湾滩涂经济贝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主持人和完成人;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淡水池塘工程化改造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子项目“池塘设施规范化与水质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子课题“池塘工程化细菌-藻类协同系统水质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人和完成人; 2009年7月—2011年12月,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鳗鱼精养池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参加人和完成人,排名第2; 2013年6月—2015年12月,福建省科技厅基金项目“用荧光显微法研究春夏养虾污水排放对九龙江下游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参加人和完成人,排名第2; 2016年11月—2019年10月,福建省科技厅项目“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主持人和完成人。 2016年4月—2019年3月,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研重大项目“美洲鳗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主持人和完成人。 2016年4月—2019年3月,福建省科技厅区域发展项目“花鳗鲡低碳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子项目,主持人和完成人。 2014年2月—2018年6月,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大黄鱼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示范与应用”项目,技术负责人(首席专家);(子项目)“大黄鱼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 主持人和完成人。 (二)主持的在研项目 1、2019年10月—2021年10月,福建省科技厅项目“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主持人; 2、2019年1月—2021年12月,厦门市项目“鳗鲡现代产业技术高价值专利培育”,主持人; 3、2019年9月—2020年12月,企业横向项目“鳗鲡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建设”,主持人; 4、2019年11月—2022年12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智能装备与渔农综合种养模式”项目之课题“池塘尾水生态治理技术及工程设施研发”,参加人。 国家专利与标准 授权或实审的发明专利21项、国际PCT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9项。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1项。 出版专著 1.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编), 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实用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江兴龙负责撰写专著中的“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P.101-116). 2. 李忠琴,江兴龙,徐传屯等,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M].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3. 谢钦铭,黄永春,江兴龙等,生态渔业实用技术M]. 海洋出版社,2013.学术交流与合作 1、2004.3– 2005.3 美国奥本大学农学院渔业与联合养殖系、国际水产养殖与水 环境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2、2006.5 – 2008.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领域,博士后。 重要成果与获奖情况 1、2019年,“池塘生物膜绿色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2、2019年,“美洲鳗鲡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验收,达国际先进水平。 3、2013年,创建的“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入选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全国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推荐目录”向全国推广; 4、2013年,“鳗鱼药残控制技术与环保高效配合饲料技术”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5、2012年,“鳗鱼药残控制技术与环保高效配合饲料技术”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2010年,“室内循环水鳗鱼高密度苗种培育技术”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7、2007年,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奖二等奖; 8、2006年,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省管预后备干部; 9、2003年,龙岩市委,市人民政府第四批市管优秀青年专业人才; 10、2002年,龙岩市畜牧水产系统先进工作者; 11、2002年,连城县政协第六届政协先进委员; 12、2001年,连城县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3、2000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

研究领域

水产健康养殖与养殖污水处理、水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循环水养殖与系统优化、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赤潮监测与预报、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Xinglong Jiang*, Buqing Zhang , Weigang Zheng ,et al . 2019.Study on the water-saving and pollution-reducing effect of biofilm-biofloc technique in Anguilla marmorata aquaculture[J].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149 :69–75. (SCI) 2.杨小东,江兴龙*,乐普敏,龚铭杰.2019.南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的耗氧率(ROC)、窒息点(AP)和适温范围(RT)及对非离子氨(NIA)、NO2-的LC50和SC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50(02):455-464. 3.赖晓健,林祥日,罗碧莲,江兴龙*.2018.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差异的组合PCR技术快速鉴定五种鳗鲡养殖种类的方法研究[J].海洋与湖沼,49(04):925-931. 4.王文福, 江兴龙*. 2018.循环水养殖系统大黄鱼苗培育试验[J]. 渔业现代化,45(01):19-26. 5.乐普敏,江兴龙*.2018.半封闭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南美洲鳗鲡的效果比较[J].渔业现代化,45(06):7-13. 6. Li Zhongqin, Lin Mao, Jiang Xinglong, et al. 2017.Optimiza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for production of xanthine oxidase by Arthrobacter sp. MU12[J]. MATEC Web of Conferences.01,1813-1822 (EI) 7. 谢钦铭, 张燕伟, 骆和东, 江兴龙. 2017. 铜绿微囊藻对枝角类多刺裸腹溞摄食行为的影响[J]. 水产研究,4(4):159-165. 8. 李忠琴,张坤,林茂,赖晓健,江兴龙*. 2017.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J]. 海洋与湖沼,48(1):139-147. 9. 李忠琴,林 茂,赖晓健,李秋云,徐继松,江兴龙*. 20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优化诃子没食子酸萃取工艺[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5):34-38. 10. 邹文政,李忠琴*,赖晓健,林茂,江兴龙. 2016. 一种高效率筛选抗菌中药的微量点菌药敏实验新方法[J]. 饲料工业, 37(24):57-61. 11. 张怖青, 江兴龙*, 郑伟刚. 2016.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渔业现代化, 43(06): 33-38 12. 卢珍华, 江兴龙, 郑向华, 等. 2016. 封闭循环流水养殖的花鳗鲡脂肪酸特征分析[J]. 渔业现代化, (01):62-67 13. 江兴龙*, 邓来富. 2015. 生物膜“细菌-藻类”协同系统改良淡水池塘养殖水质与沉积物的效果研究[J].海洋与湖沼, 46(03):603-610 14. 江兴龙, 林国清, 廖碧钗, 等. 2015.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规模增殖放流对三沙湾滩涂底质环境改良的效果[J].海洋与湖沼,46(06):1524-1530 15. 江兴龙, 王玮, 林国清, 等. 2015. 影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讨[J]. 渔业现代化, 42(04):62-67 16. 朱峰, 江兴龙*. 2015. 紫外线臭氧组合工艺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水产,06:42-48 17. 江兴龙, 邓来富, 2013.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研究[J]. 海洋与湖沼,44(06):1536-1543 18. 邓来富, 江兴龙* . 2013. 池塘养殖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海洋与湖沼, 44(05):1270-1275 19. 倪辉, 江兴龙*. 2013.建立和评估液相色谱测定柚苷酶复合体的酶活力[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61(42): 10026-10032.(SCI) 20. 倪辉, 江兴龙*. 2013.棘孢曲霉固态发酵柚皮产柚苷酶及其在柑橘果汁脱苦中的应用. 菌物学报.06:1034-1045 21. 江兴龙, 黄永春, 黄良敏, 等. 2013. 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03):161-166 22. 江兴龙. 2012.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土池生物膜原位修复低碳养殖技术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 43(06):1134—1140 23. 江兴龙, 耿英慧, Pornlerd Chanratchakool , 等. 2012.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日本鳗鲡土池精养中的应用[J]. 水生态学杂志. 33(1): 80-83 24. 江兴龙, 关瑞章. 2010.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精养殖水体生物膜原位修复低碳养殖技术的研究[J]. 海洋与湖沼. 41(05): 769-775 25. 江兴龙, 宋立荣. 2010.泉州湾赤潮藻类优势种细胞密度回归方程研究[J]. 海洋与湖沼. 41(03): 341-347 26. 江兴龙, 关瑞章, Claude E. Boyd. 2009. 应用矿物盐改良池塘水质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33(6): 1059-1067 27. 江兴龙, 宋立荣. 2009. 泉州湾赤潮藻类优势种演替影响因子探讨[J]. 海洋与湖沼. 40(6): 761-767 28. 江兴龙. 2009. 稻鱼生态兼作轮作一体化优质高产技术及效益评价[J]. 水生态学杂志. 2(6): 118-123 29. 江兴龙, 关瑞章, Claude E. Boyd. 2009. 硝酸钠改良半咸水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池塘底质和水质的研究[J]. 海洋与湖沼. 40(05): 557-562 30. 江兴龙,关瑞章,Claude E. Boyd. 2009. 二种池塘底泥总氮含量的简易测定法[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4): 345-350 31. 江兴龙, 关瑞章, 刘爱原. 2008. 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J]. 中国水产,386(1): 19-20 32. Jiang Xinglong, Claude E. Boyd. 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and potential pond bottom soil respiration[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35(2): 147-151 (SCI ) 33. Jiang Xinglong, Claude E. Boyd. 2005. Measurement of 5-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without sample dilution or bacterial and nutrient enhancement[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33(4): 250-257 (SCI )

学术兼职

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福建省水产学会理事、淡水渔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渔业生态环境与水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海洋与水产学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组成员、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福建省留学生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