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谢仰杰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1992年8月至今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原厦门水产学院)任教 学习简历: 1985/09-1989/07,厦门大学生物学系,细胞生物学专业,本科 1989/09-1992/07,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动物学专业,硕士 2002/09-2008/06,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博士 2014/01-2015/01,美国奥本大学渔业系,访问学者 教学情况 主讲《鱼类学》、《水产动物育种学》、《现代水产养殖技术》(研)等课程。指导《普通动植物学实验》和《水产养殖综合技能实践》。 科研项目(参加或主持) [1]1992-1994:真鲷秋冬季生殖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农业部、福建省科委课题) [2]1992-1999:卵形鲳鲹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农业部八五攻关课题子专题) [3]1996-2000:斜带髭鲷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福建省科委课题) [4]1996-1999:锯缘亲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集美大学科研基金) [5]1996:台湾海水养殖现状与发展(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基金) [6]1997-2001: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福建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7]2001-2005:浅色黄姑鱼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福建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8]2001-2005:大黄鱼染色体组操作技术培育全雌良种及养殖示范(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 [9]2002-2005: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育种技术(863计划项目) [10]2002-2004: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厦门市科技项目) [11]2004-2006:条纹斑竹鲨的养殖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研究(福建省教育厅) [12]2005-2007:大黄鱼品种选育及养殖示范(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题子专题) [13]2006-2008: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14]2006-2008:条纹斑竹鲨繁殖生物学与人工育苗研究(厦门市科技项目) [15]2006-2010:大黄鱼优质、抗逆品种的培育(国家863计划项目) [16]2007-2010:鳗鱼繁殖生物学基础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 [17]2007-2019:集美大学水产种质资源整理、整合与共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子课题) [18]2008-2009:福建省潜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19]2008-2011:福建省特色水产品种种质保护与利用平台(福建省科技厅) [20]2008-2011:中国近海不同群体条纹斑竹鲨的种质鉴别与分子标记(国家基金子课题) [21]2009-2012:福建沿岸海域软骨鱼类资源及其系统进化研究(集美大学) [22]2009-2013:大黄鱼性别控制和单性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项目) [23]2011-2014:“闽优1号”大黄鱼繁育体系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福建省高校产学研科技重大项目) [24]2011-2013:云纹石斑鱼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 [25]2012-2014:miRNA在中国鲎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6]2012-2015:鞍带石斑、云纹石斑健康种苗生产及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福建省高校产学研科技重大项目) [27]2012-2015: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鱼类遗传选育(国家863计划) [28]2014-2017:黄姑鱼良种选育与高效繁养技术示范(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 [29]2015-2017: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鱼类良种选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市海洋渔业局(南方海洋中心)项目] [30]2016-2019:石斑鱼健康养殖技术及高效配合饲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 [31]2017-2020:中华锯齿米虾红蓝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解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2017-2021:大黄鱼抗内脏白点病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育种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3]2018-2021:黄姑鱼“金鳞1号”新品种扩繁技术研究与应用[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 出版著作 王军,陈明茹,谢仰杰. 鱼类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获奖情况 1996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度福建省科技三等奖。 2012年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领域

海产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红螯螯虾的养殖与繁育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林锦宗,张雅芝,郑金宝,陈昌生,谢仰杰,钟启华. 真鲷秋冬季生殖群育苗技术研究.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4,16(2):1~9. [2] 谢仰杰,孙帼英. 河川沙塘鳢的胚胎和胚后发育以及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6,18(1):55-62. [3] 谢仰杰,郑金宝. 褶皱臂尾轮虫生产性培养的初步研究. 台湾海峡,1996,15(增刊):32-35. [4] 谢仰杰,郑金宝,林锦宗. 饵料对真鲷稚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台湾海峡,1998,17(增刊):29-33. [5] 谢仰杰,郑金宝,林锦宗,杨锋. 饵料对花尾胡椒鲷仔稚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台湾海峡,1998,17(增刊):34-38. [6] 谢仰杰,翁朝红,林锦宗,郑金宝,许元青. 花尾胡椒鲷的胚胎和仔稚鱼形态发育的初步观察. 中国动物学会编,《中国动物科学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 P863-869. [7] 林锦宗,谢仰杰,郑金宝,孙德荣,黄光亮. 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2):51-56. [8] 张雅芝,郑金宝,谢仰杰,郑斯电. 花鲈仔、稚、幼鱼摄食习性与生长的研究. 海洋学报. 1999,21(5):110-119. [9] 谢仰杰,翁朝红,林锦宗,郑金宝,徐开崇,张雅芝. 盐度对花尾胡椒鲷胚胎和仔鱼的影响. 台湾海峡,2000,19(1):22-26. [10]张雅芝,谢仰杰,张文生. 花尾胡椒鲷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台湾海峡,2000,19(1):27-35. [11]蔡克瑕,陈品健,王重刚,谢仰杰. 饵料对花尾胡椒鲷仔鱼消化酶的影响. 海洋学报,2000,22(2):142-145. [12]谢仰杰,翁朝红,管延华,郑金宝,张雅芝. 温度对花尾胡椒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1,6(2):138-143. [13]翁朝红,谢仰杰. 环境因素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1,6(2):184-189. [14]翁朝红,谢仰杰,洪水根. 中国鲎黄色结缔组织的研究. Ⅰ.黄色结缔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1,6(4):301-307. [15]郑金宝,谢仰杰. 锯缘青蟹抱卵蟹孵化的初步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2,7(2):133-155. [16]张雅芝,胡家财,谢仰杰,钟幼平,黄朝顺. 不同饵料对斜带髭鲷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海洋科学,2003,27(1):30-33. [17]郑金宝,谢仰杰. 提高锯缘青蟹幼体成活率的实验. 水产科技情报,2003,30(1):36-38. [18]翁朝红,谢仰杰,洪水根. 鲎血淋巴系统的特点及其功能.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3,8(1):16-21. [19]黄良敏,谢仰杰,邓书品,张雅芝. 延迟投饵对花尾胡椒鲷仔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3,8(2):130-133. [20]陈彦,谢仰杰,王重刚,陈品健.饲料中磷脂影响鱼类和甲壳类幼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1(2):9-13 [21]郑金宝,张雅芝,胡家财,谢仰杰. 饲养密度与饵料密度对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集大学报(自),2003,8(3):218-222. [22]张雅芝,胡家财,谢仰杰,徐广丽,钟幼平,林利民. 斜带髭鲷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海洋学报,2003,25(增2):128-134. [23]张雅芝, 谢仰杰, 徐广丽, 郑金宝, 胡家财. 不同饵料条件下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存活.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1):17-21. [24]谢仰杰,张雅芝,胡家财,孙波,钟幼平,林利民. 斜带髭鲷早期发育的形态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2004,(2):89-94. [25]谢仰杰,翁朝红,蔡仪. 饵料密度对花鲈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海洋科学,2004,28(3):23-26. [26]张雅芝,胡石柳,孙伟杰,谢仰杰,胡家财. 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集大学报(自),2004,9(2):95-99. [27]张雅芝,谢仰杰,胡家财,林金栋,胡石柳. 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5,10(1):1-7. [28]黄良敏,谢仰杰,吴漳德,翁朝红. 条纹斑竹鲨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实验.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5,10(1):12-17. [29]谢仰杰,许鼎盛,林文霖,佘忠明,王少卿,丘广艳. 花尾胡椒鲷养殖技术. 雷霁霖主编,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965-977. [30]黄良敏,谢仰杰,张光后,胡家财. 延迟投饵对浅色黄姑鱼仔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4):300-303. [31]黄良敏,谢仰杰,刘涛,翁朝红,黄永春. 条纹斑竹鲨耗氧率的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自),2005,10(4):305-310. [32]梁智,谢仰杰,陈敏瑶. EM在褶皱臂尾轮虫生产性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渔业科技产业,2005,(3):8-12. [33]黄良敏,谢仰杰,吴蜀丰,翁朝红,郑伟刚. 条纹斑竹鲨的驯养试验.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1):19-22. [34]谢仰杰,翁朝红,苏永全,王军. 软骨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5):856-866. [35]张雅芝,胡家财,谢仰杰,钟幼平,谢伟州. 浅色黄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 热带海洋学报,2006,25(5):74-79. [36]黄良敏,谢仰杰,苏永全. 闽-粤东族与岱衢族养殖大黄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6):836-840. [37]谢仰杰,翁朝红,苏永全,王军. 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生长和摄食的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1):123-130. [38]翁朝红,王志勇,谢芳靖,谢仰杰. 操作胁迫对大黄鱼幼鱼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2008,15(1):100-105. [39]谢仰杰,翁朝红,黄良敏,韩良顺,徐晓津. 条纹斑竹鲨消化系统的初步研究. 海洋科学,2008,32(1):24-28. [40]翁朝红,肖志群,谢仰杰,洪水根. 创设厦门海域中国鲎自然保护区.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3(1):40-44. [41]谢仰杰,翁朝红. 条纹斑竹鲨的核型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6):689-694. [42]徐晓津,王军,谢仰杰,苏永全. 大黄鱼头肾免疫细胞研究. 海洋科学,2008,32(11):24-28. [43]谢仰杰,苏永全,翁朝红,王军,王志勇. 条纹斑竹鲨线粒体控制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海洋科学,2008,32(12):35-41. [44]谢仰杰,王军,苏永全,徐晓津,傅蒙娜. 条纹斑竹鲨的胚胎发育. 水产学报,2009,33(5):742-754. [45]黄良敏,谢仰杰,张雅芝,李军,刘秋狄. 厦门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2):81-87. [46]黄良敏,李军,谢仰杰,张雅芝. 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棘头梅童鱼资源的研究.台湾海峡,2010,29(2):250-256. [47]徐晓津,王军,谢仰杰,苏永全.大黄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10,25(2):107-112. [48]黄良敏,谢仰杰,李军,张雅芝,纪清爱. 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棘头梅童鱼的生物学特征.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4):248-253. [49]蒋新花,谢仰杰,黄良敏,李军,张雅芝. 闽江口及附近海域和厦门沿岸海域软骨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时空分布.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6):406-413. [50]翁朝红, 张雅芝, 刘贤德, 谢仰杰, 肖志群, 王淑红. 福建沿海文昌鱼的分布及其资源保护对策[J]. 海洋科学, 2010,34(8):35-40. [51]徐晓津,谢仰杰,王军,苏永全.孵化至12月龄大黄鱼免疫器官的发育变化.水产学报,2011,35(4):604-613. [52]王家樵,张雅芝,黄良敏,李军,谢仰杰.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3):161-166. [53]翁朝红,谢仰杰,肖志群,林文燕,杨江东,李伟文. 中国鲎3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5):321-326. [54]张森,谢仰杰,黄良敏.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水产科学,2011,30(6):362-368. [55]莫然,谢仰杰,肖志群,翁朝红. 中国鲎微卫星引物扩增圆尾鲎DNA的PCR反应体系优化.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2):89-95. [56]WENG Zhaohong,XIAO Zhiqun,XIE Yangjie,WANG Zhiyong,GUI Jianfang*. Genetic difference of Chinese horseshoe crab(Tachypleus tridentatus) in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OI gene analysis.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2,31(3):132-137. [57]翁朝红, 谢仰杰, 肖志群,黄良敏,李军, 王淑红, 张雅芝. 福建及中国其他沿岸海域中国鲎资源分布现状调查. 动物学杂志,2012,47(3):40-48. [58]翁朝红,谢仰杰,肖志群,李军,黄良敏,张雅芝. 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及其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4):259-264. [59]谢仰杰,李军,黄良敏,李伟文,张雅芝.2006~2007年福建沿岸海域石首鱼类资源量时空变化.台湾海峡,2012,31(3):403-411. [60]谢仰杰,黄良敏,李军,李伟文,张雅芝.福建沿岸海域鲱形目鱼类资源评析.海洋渔业,2012,34(3):285-294. [61]杨洁,武祥伟,刘贤德,谢仰杰,王志勇*.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fAFLP 方法的建立[J]. 集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18(1):1-7. [62]黄良敏,谢仰杰,李军,张雅芝,王家樵.厦门海域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研究[J].海洋学报,2013,35(2):126-132. [63]曾荣林,谢仰杰*,王志勇,杨育凯,陈庆凯. 大黄鱼幼鱼对低盐度的耐受性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18(3):167-171. [64]WENG Zhaohong, Xie Yangjie, XIAO Zhiqun, WANG Zhiyong, GUI Jianfang*. Microsatellite and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Chinese horseshoe crab (Tachypleus tridentatus) in southeast China coast.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3, 12(16):2088-2099. [65]翁朝红,谢仰杰,肖志群,任鹏,王志勇,桂建芳*. 线粒体COⅠ和16S rRNA 片段确定近江蛏和缢蛏属的分类地位.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84-690. [66]杨育凯,简林江,王志勇,谢仰杰*,陈庆凯. 黄姑鱼正常二倍体和雌核发育体胚胎发育及早期生长的比较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5):690-697. [67]杨育凯,谢仰杰,蔡明夷,简林江,陈庆凯,楼宝,王志勇*.黄姑鱼雌核发育诱导及鉴定. 水产学报,2013,37(9):1297-1303. [68]Yangjie Xie, Lin Song, Zhaohong Weng, Shikai Liu, Zhanjiang Liu*. Hsp90,Hsp60 and sHsp families of heat shock protein genes in channel catfish and their expression after bacterial infections.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2015,44:642-651. [69]金希哲,陈庆凯,叶坤,龚诗琦,王志勇,谢仰杰*. 低盐养殖大黄鱼部分器官的组织学特征.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0(2):90-97. [70]Lin Song, Chao Li, Yangjie Xie, Shikai Liu, Jiaren Zhang, Jun Yao, Chen Jiang, Yun Li, Zhanjiang Liu.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Hsp70 genes in channel catfish and their regulated expression after bacterial infection.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6,49:154-162. [71]Zhaoxia Li, Jun Yao, Yangjie Xie, Xin Geng, Zhanjiang Liu.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family in channel catfish and their regulated expression after bacterial infection.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6,49:364-373. [72]陈俊蔚, 刘洋, 谢仰杰, 肖世俊, 王秋荣,叶坤,王志勇. 大黄鱼体重和内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1(2):87-93. [73]翁朝红, 谢仰杰*, 肖志群, 王艺磊. 福建和广东南部葡萄牙牡蛎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海洋学报,2016,35(3):94-98. [74]龚诗琦, 王志勇, 肖世俊,林爱强,谢仰杰*. 黄姑鱼转录组SSR的开发与验证[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6, 21(4):241-246. [75]叶坤,王秋荣,谢仰杰,王志勇,陈庆凯.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04):1418-1426. [76]王志勇,谢仰杰,陈庆凯,叶坤. 黄姑鱼“金鳞1号”[J]. 中国水产,2017,(08):72-76. [77]翁朝红, 谢仰杰*, 肖志群, 范赟颖. 中国鲎保守miRN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22(6):1-8. [78]林爱强, 谢仰杰, 徐双斌, 叶坤, 龚诗琦, 王志勇. 大黄鱼gsdf和am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6):1-13. [79]翁朝红,谢仰杰,纪德华,曾诗琦,郭玉清.集美大学馆藏棘皮动物标本调查和展馆设计[J].福建农业科技,2017(12):9-14. [80]张元长,范明坤,谢仰杰*.混合培养对益生菌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3(06):416-42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