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强

个人简介

教师个人简介 李强,男,1972年5月出生,安徽阜阳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7月至2003年8月,任教于阜阳市插花中学,从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2006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阜阳师范学院工作,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安徽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二、科研课题 1、主持阜阳市颍东区政府关于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横向课题(2014-2017,资助课题经费10万元),已结项。 2、《新式交通与安徽城镇变迁研究(1876-1949)》(项目号:AHSKY2014D64),已结项。 3、主持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交通史视野下明清时期皖北地区民间公益研究》(项目批号:AHSKY2017D075),在研。 4、主持2016年安徽省高校智库课题《近代皖北地区交通变迁研究》,已结项; 5、主持2014年阜阳市社科规划课题《明清以来阜阳交通与商业发展研究》(fsk2013029)已结项。 三、咨询报告 1、2014年《关于淮河航运历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咨询报告》被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采用。 2、2016年《历史、现状与展望:沙颍河航运的变迁》被阜阳市海事(港航管理)局采用。 3、2018年《阜南县在淮河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特点》被阜南县政府、阜南县委宣传部采用。 四、著作 1、《倪嗣冲年谱》(合著),黄山书社2010年版; 2、《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城镇变迁研究(1907-1949)》(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尤致力于中国近代交通史和城镇史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论文 1、《近代皖北交通中心的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7期)、《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期刊文摘》(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3年第7期)转载)。 2、《路政统一视野下的近代铁路负责运输制度及其绩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3、《近代皖北交通中心变迁再探——以津浦铁路淮河大桥选址变更为中心》,《安徽史学》2016年第4期。 4、《晚清将领尹嘉宾编年事略》,《阜阳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5、《津浦铁路与皖北地区商品流通(1912-1937)》,《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2期。 6、《明清以来凤阳城市地位的历史变迁》《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1期。 7、《近代淮南铁路沿线城镇发展(1934-1949)》,《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8、《历史、现状与展望:沙颍河航运的变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2期。 9、《南北融合:程文炳宅院建筑特点分析》,《安徽建筑》2016年第3期。 10、《铁路与近代蚌埠城市发展(1912-1949)》,《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3期。 11、《铁路与近代淮南城市发展(1912—1952)》,《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6期。 12、《朱元璋早年游食颍州与驻留北照寺的历史考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1期。 13、《明至民国时期阜阳交通与商业发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 14、《倪嗣冲与民国初年安徽盐务》,《北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5、《明至民国时期亳州交通与商业发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 16、《民国初年盐务改革阻力因素分析》,《盐业史研究》2012年第2期。 17、《倪嗣冲与民国初年蚌埠城市发展》,《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8、《盛宣怀与甲午战争中电报通讯保障》,《兰台世界》2011年第11期 19、《倪嗣冲与清末黑龙江新政》,《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 20、《倪嗣冲与民国初年安徽赈灾》,《兰台世界》2010年第7期。 21、《颍西倪氏家族居住地变迁历程与原因探究》,《倪嗣冲与北洋军阀》黄山书社2012年版。 22、《铁路与近代皖北城镇体系的变动(1912-1937)》,《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第七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学术兼职

安徽省历史学会理事,阜阳历史文化研究会常任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