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郭震宁

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职务:教授/院长 所属部门:光电信息学院 【个人简介】 郭震宁,男,福建仙游人,博士、教授。 1997.09-2001.07 天津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88.09-1991.05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78.10-1982.07 福州大学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82.09-1991.04 华北电力大学助教、讲师: 1991.05-2018.12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9.01-至今 闽南科技学院光电信息学院 教授、院长 【讲授课程】 《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学》、《半导体工艺》、《半导体照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照明工程》、《电子材料物理》、《光伏工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光学》、《光度学与色度学》 【社会荣誉】 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 【科研成果】 (1)郭震宁,林介本(1/6),低色温高显色性高光效白光LED的研发及其产业化,泉州市科学技术局,泉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6 (2)林介本,郭震宁(2/5),色温智能可调型LED照明灯具及其产业化,南安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南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6 【科研项目】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层纳米硅复合膜F-P腔皮秒光双稳的研究(2002.1-2002.12),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半导体光电子集成基础研究(1997.1-2000.12),主要完成者; 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于广角双自由曲面二次光学透镜的直下式LED面板灯(2016.04-2018.09),项目负责人; 4、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于均温板多透镜新型高光效高功率LED光源模组研发及其应用(2013.07-2015.08) ,项目负责人; 5、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大功率白光LED一次光学系统设计与研发(2009.03-2011.05) ,项目负责人; 6、福建省发改委发明创造专项扶持基金:一种高显色大功率白光LED中试生产(2010.11-2013.05) ,项目负责人; 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层纳米硅复合膜室温激子快饱和光吸收增强效应研究(2004.5-2006.4),项目负责人; 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高亮度白光LED混色理论研究(2010.06-2012.08) ,项目负责人; 9、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多层硅纳米晶光双稳的性质研究(2001.10-2003.9),项目负责人; 10、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硅纳米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1998.10-2000.9),项目负责人; 11、国务院侨办基金项目:硅纳米晶薄膜光吸收快饱和效应研究,(2006.9-2008.8),项目负责人; 12、福建省厦门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低色温高显色性大功率白光LED的研发(2008.06-2010.08) ,项目负责人; 13、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高显色性大功率暖白光LED的研发(2008.06-2010.11),项目负责人; 14、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规划课题委托项目:泉州市光电产业研究(2012.06-2012.12),项目负责人; 15、泉州市社科联软科学:泉州市光电产业供给侧改革建议(2016.11-2017.11),项目负责人; 【发明专利】 (1) 郭震宁,甘汝婷,林介本,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的光谱构造方法,2017/1/4,中国,ZL201410135960.9 (2) 郭震宁,林介本,刘康,制备低色温高显色性大功率白光LED的方法,2013/5/15,中国,ZL201010164096.7 (3) 郭震宁,颜稳萍,林介本,一种非对称型LED路灯透镜,2018/1/15,中国,ZL201410848973.0. (4) 郭震宁,李建鹏,张佳宁,一种LED光催化反应器,2018/2/23,中国,ZL201610431857.8.

研究领域

1、光谱构造技术及其LED光谱在特殊照明中的应用; 2、LED紫外杀菌、紫外固化及其光催化技术; 3、功率型白光LED封装、测试、光学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4、太阳能LED照明系统设计与研究; 5、硅基纳米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性论文】 (1) GUO Zhenning,GUO Hengqun,LI Shichen et al.Nonlinear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nc-Si∶H thin films.Chinese J. Of Laser,2001,B10(1):5. (2) Ru-ting Gan,Zhen-ning Guo,Jie-ben Lin,Spectral matching research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based neonatal jaundice therapeutic device light source[J].Applied Physics B: Lasers and Optics,2015,120(4):645~651 (3) Ru-ting Gan,Zhen-ning Guo,Jie-ben Lin,Spectral matching technology for light-emitting diode-based jaundice photodynamic therapy device[J].Journal of Modern Optics,2014,62(3):212~217 (4) 甘汝婷,郭震宁,林介本,颜稳萍,廖炫,潘诗发,林木川,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用LED光源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5,35(04):368~373 (5) 颜稳萍,郭震宁,林介本,甘汝婷,林木川,黄学铃,直下式LED平板灯的均匀照明设计[J].光电子·激光,2014,25(10):1878~1885 (6) 颜稳萍,郭震宁,林介本,甘汝婷,林木川,潘诗发,廖炫,基于逆向优化设计的高能量利用率LED路灯透镜[J].光学学报,2015,35(04):346~354 (7) 颜稳萍,郭震宁,林介本,甘汝婷,林木川,实现近场均匀照明的双自由曲面大角度透镜设计[J].光子学报,2014,44(1):141~146 (8) 甘汝婷,郭震宁,林介本,曾茂进,杨菲菲,颜稳萍,林木川,遗传算法在LED光源光谱匹配技术中的应用[J].光子学报, 2014,43(7):0730003-1~6 (9) 郭震宁,黄永箴,李世忱,郭亨群,王启明.a-SiOx∶H/a-SiOy∶H多层薄膜微结构的退火行为[J].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0,21 (6):576-579. (10) 陈丽白,郭震宁,林介本.一维光子晶体微腔在硅基发光中的应用研究[J].光学学报,2008.28(9):1793-1797. (11) 林介本,郭震宁,陈丽白,吴利兴,阮源山,林瑞梅.瓦级大功率InGaN蓝色LED的光色电特性.发光学报,2009,30(3):379~384. (12) 陈丽白,郭震宁,林介本.光子晶体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45:62-66. (13) 杨小儒,郭震宁,李君仁,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研究[J].功能材料,2007,38(6):1016-1018. (14) 刘明强,郭震宁,杨小儒.球形量子点的三阶极化率[J].量子光学学报,2008,14 (2): 202-206. (15) 闫占彪,郭震宁.耦合量子阱中激子凝聚研究新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2006,23(6):759-764. (16) 郭震宁,郭亨群,王加贤,等.多层纳米硅复合膜的共振光学非线性[J].光子学报.2002,31(11):1340-1343. (17) 郭震宁,郭亨群,王加贤,等.nc-Si∶H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J].中国激光,2001,28(5):435-438. (18) 郭震宁,郭亨群,王加贤,等.氢化纳米硅薄膜的激子光学非线性[J].光电子•激光,2001,12(3):219-221. (19) 郭震宁,郭亨群,王加贤,等.nc-Si/a-SiOx:H复合薄膜的结构及光吸收特性[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1,7(2):179-182. (20) 张佳宁,郭震宁,林介本,李建鹏,黄婷,黄学铃,新生儿黄疸治疗仪光源的光生物安全研究[J].中国光学,2017,10(4).

学术兼职

1、中国物理学会会员 2、中国光学学会会员 3、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会员 4、福建省厦门市光电子行业协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