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关莹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20-地球生物学 招生方向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球生物学 教育背景 2008-09--2011-05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博士 2005-09--2008-0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硕士 2001-06--2005-05 厦门大学 学士 工作简历 2015-12~现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1-06~2015-1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教授课程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奖励信息 (1) 中国考古学会青年人才奖贾兰坡奖, 其他, 2016 发表著作 (1) 破译史前人类的技术与行为, 三联出版社, 2015-03, 第 1 作者 (2) 致命药瘾, 三联出版社, 2016-08, 第 2 作者 科研项目 ( 1 ) 华南史前古人类遗址植物微体化石与植物资源利用分析, 主持, 国家级, 2018-01--2021-12 ( 2 ) 洛南盆地阿舍利石制品残留物分析,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6-12 ( 3 ) 晚更新世人类食物获取与“广谱革命”研究子课题, 主持, 部委级, 2011-01--2015-12

研究领域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与史前植物考古学,采用石制品技术学分析、实验室植物残留物分析等手段,解读史前人类生存行为方式,复原古人类生活状态,尤其是植物性饮食结构与狩猎采集方式。尤其注重史前遗址中所发现植物淀粉粒的提取与鉴定,根据其植物种属阐释相关遗址或地区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资源利用情况。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The absence of Acheulean: Qiliting Mode 1 site and the Mode 1 occupations in southeast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8, 第 1 作者 (2) 贵州毕节老鸦洞遗址 1985 年出土的石制品, 人类学学报, 2017, 第 1 作者 (3) 内蒙古魏家窝铺遗址陶器内淀粉粒反映的古人类食谱及相关问题, 人类学学报, 2017, 通讯作者 (4)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 teeth from Laoya Cave, southern China,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2017, 通讯作者 (5) 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在石制品研究中的应用, 人类学学报, 2017, 第 2 作者 (6) Early Pleistocene archaeological occurrences at the Feiliang site, and the archaeology of human origins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 China, Plos One, 2017, 第 6 作者 (7) Diet breadth and mortality patterns from Laoya Cave: A primary profile of MIS 3/2 hunting strategies in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southwest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 2016, 第 2 作者 (8) A Half-Century on the “Broad-Spectrum Revolution” and Associated Themes, Current Anthropology, 2016, 第 1 作者 (9) Flint knapping strategies at Cenjiawan, an Early Paleolithic site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6, 第 1 作者 (10) 贵州毕节老鸦洞遗址 2013 年发掘报告, 人类学学报, 2015, 第 1 作者 (11)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Paleolithic heat-treatment technology: a case from the Shuidonggou rock resources, North-west China, Archaeometry, 2015, 第 1 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