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云龙

个人简介

1.个人简介: 周云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访问学者,文学院副院长。 2.专业领域、学术特长: 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比较文学概论、西方文学名著选读、中西戏剧比较、西方戏剧史论等。 3.主要科研成果: B著作: 《越界的想象:跨文化戏剧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天地大舞台:周宁戏剧研究文选》(编选),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大陆的神话:元地理学批判》(合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呈述中国:戏剧演绎与跨文化重访》,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VOL.1.1》(翻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 《孤意在眉:1946和1947年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 《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跨文化形象学的访谈》(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美卷》(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年 《别处另有世界在:迈向开放的比较文学形象学》,(台北)万卷楼,2019年 4.主持科研项目: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游记中的亚洲形象研究”(项目号:15BWW011)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方戏剧的东方知识资源研究”(项目号:12YJC760128) 2011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戏剧批评思想资源研究”(项目号:2011C015) 5.获奖: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 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高端人才”(2017年)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2015年) 福建师范大学“十佳青年教师”(2014年)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 译著获人民出版社“年度优秀十部学术著作”(2013年) 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年)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跨文化形象学、异域形象的指意实践、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外文学关系)、戏剧(跨文化戏剧、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长于跨文化、跨学科和理论化的研究方法,对文学/文化文本的话语构型进行表征分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A主要论文: 《比较研究的“后欧洲”困境》,《文艺研究》,2018年第2期 《莎士比亚考利欧雷诺斯中的共同体与世界观念》,《文艺研究》,201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视觉与认同:<太太万岁>的时空转译及其文化政治》,《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西方的中国形象:源点还是盲点》,《学术月刊》,2012年第6期 《西方的“中国崛起论”:话语传统与表述脉络》,《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Sinologism,’ or Anxiety of the Thinking Subject”,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London: Routledge,2018(1). 《比较文学方法论的垦拓与中国学术主体性的重建》,《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2期 《另一种跨文化形象学的可能:从“影子媒介”出发》,《中国比较文学》,2015年第4期 《跨文化戏剧:概念所指与中国脉络》,《戏剧艺术》,2019年第1期 《话剧:一个术语的诞生》,《戏剧艺术》,2015年第3期 《娜拉在现代中国:一项知识的考掘》,《戏剧艺术》,2014年第4期 《东方文艺复兴思潮中的梅兰芳访美演出》,《戏剧艺术》,2013年第3期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场域的写意戏剧观》,《跨文化对话》,第29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阅读“谦逊”的欧洲》,《跨文化对话》,第32辑,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 《与时代面面相觑:思考周宁》,《厦大中文学报》,第6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 《现代戏曲史论写作的批判人文主义转向》,《南大戏剧论丛》,第11卷·2,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欲望香港”与后革命转移:流行文化的视角》,《文化研究·2018年秋》,第3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木乃伊3>的中国显影及其跨国消费》,《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 《重构中国文学的世界观念体系:“中外文学交流史”写作的观念与方法》,《中国编辑》,2017年第8期 《三种动物与“真的人”:<狂人日记>中的“莎士比亚”》,《东南学术》,2018年第1期 《中国崛起与文化本真性:当代华语电影的国家形象构建》,《东南学术》,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7年第1期全文转载 《从书写符号拯救主体:重审五四时期的“戏剧文学”》,《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 《亚洲景框与世界图像的视觉隐喻:<曼德维尔游记>对前文本的替补及近代早期的认知范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普适性的建构:新、旧剧观念论争中的西方知识状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表演“中国”:美国舞台上的中国戏剧及其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十七年”戏剧理论批评的问题与方法》,《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5期 《“南国”尺度下的话剧史叙事》,《艺苑》,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厌女与忧郁:漫笔<伤逝>》,《细读》,2016夏之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

学术兼职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匿名审稿专家 福建省文学学会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