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瑶

个人简介

陈瑶,1972年生,安徽黄山祁门人。200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主要著作 (1)《祁门县志·方言卷》,黄山书社2009年1月出版。 (2)《福建南平西芹官话》,商务印书馆2020年待出版。 (3)《徽州方言音韵研究》,中国社会社科学出版社2020年待出版。 3.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的主要项目 ①2018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田野语料库的徽语虚词研究”(项目编号:18BYY043)。 ②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世纪以来的徽州方音研究”(项目编号:12BYY031;鉴定结果:良好)。 ③2018年1月至12月主持并完成国家语委项目“福建汉语方言调查•南平”(项目编号:YB1828A001;鉴定结果:优秀)。 ④2017年1月至12月主持并完成国家语委项目“福建汉语方言调查•泰宁”(项目编号:YB1724A009;鉴定结果:优秀)和“濒危汉语方言调查·福建长乐旗下话”(项目编号:YB1724A018;鉴定结果:优秀). ⑤2016年1月至12月主持并完成国家语委项目“福建汉语方言调查•长乐”(项目编号:YB1612A002)。 ⑥2015年1月至12月主持并完成国家语委项目“福建汉语方言调查•连江”(项目编号:YB1501A001)。 ⑦2014年1月至12月主持并完成福建省教育厅A类重点项目“福建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研究(罗源库)”(项目编号:JAS14499)。 ⑧2011年主持并完成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汉语方言的谱系树与扩散波——以徽语和吴赣语关系分析为例”(项目编号:2011B099;免鉴定)。 ⑨2014—2017年主持并完成福建师大文学院“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⑩2019—2021年将主持福建省教育厅A类重点项目中国语言资源集(福建)语音卷的编纂工作。 (2)参与的主要项目 ①2017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官话与闽语的接触研究”(项目编号:17BYY011),排名第二。 ②2016年参与国家语委项目“濒危汉语方言调查·福建南平土官话”(项目编号:YB1618A002),排名第二。 ③2011—2015年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徽州地区方言语法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C710102),排名第三。 二、教学情况 1.本科生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逻辑学。 2.研究生课程:汉语方言调查(研一)、方言研究(研二)、语言学导论(研一)、实验语音学与方言研究(研一接力课)。 三、获奖情况 1.2017年获福建师范大学2016—2017学年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 2.2011年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三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学术论文: (1)《福建南平官话的多功能词“同”》,《汉语学报》2019年第2期。 (2)《祁门方言完成体标记“着”“失”“掉”》,《方言》2018年第2期。 (3)《从现代汉语方言看古泥娘母的分立问题》,《中国语文》2016年第6期。 (4)《安徽黄山祁门大坦话同音字汇》,《方言》2015年第4期。 (5)《流摄一三等韵在徽州方言中的分合研究》,《中国方言学报》第四期,商务印书馆2015年2月出版。 (6)《“给予”义动词兼做处置标记和被动标记的动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7)《徽州方言三四等字》,《语言研究》2008年第3期。 (8)《现代汉语方言开口一等韵字读齐齿呼现象探析》,《集美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9)《徽语祁门方言可能式“得”字句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0)《徽语祁门方言的复数标记“大家”和“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1)《论古日母的发展路径——从现代方言中日母与泥、来二母的分合说起》,《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2)《匣母在徽语中的历史语音层次》,《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3)《祁门方言中的名词后缀-n和la》,《东方语言学》第十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14)《福建南平官话方言岛的接触性音变》,《语言研究》2020年待刊。

学术兼职

汉语方言学会会员,福建省辞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